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24|回復: 0

[飲食保健] 醫師:健康食物可能是「食物敏感反應」的元兇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6-17 00:00
  • 簽到天數: 270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17-7-29 21:28 | |閱讀模式
    2017/07/29 08:00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吳佳鴻

    世上的食物種類何其多,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帶有不同的基因遺傳因子,每一種食物分子進到不同個體的體內,都可能引發不同的免疫反應,即便是天然的食物,甚至普遍認為有益健康的食物,也不見得適合所有人。舉例來說,有人吃了螃蟹、蝦子,全身馬上產生急性蕁麻疹的過敏反應;有人因為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有乳糖不耐症,一旦喝了牛奶,腸道無法順利消化乳糖,就會產生嚴重程度不一的腸胃道症狀,如腹痛、脹氣、腹瀉等。這類症狀都是對食物產生的不良反應,通常在吃下食物後的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發作,自己若能察覺,以後盡量避開這類食物就好。

    但是,有一種情況來得慢,不容易被察覺,症狀多元,反反覆覆,不勝其擾,影響生活品質,甚至,你我周遭就有人患有這樣的狀況卻不自知,也就是「食物敏感反應」。有別於急性過敏反應(因為免疫球蛋白 IgE 引起)通常來得又急又快,如蕁麻疹、流鼻水、鼻塞、打噴嚏、眼睛癢,嚴重者影響呼吸道引發休克等,「食物敏感反應」往往在接觸到該食物之後好幾個小時,甚至兩、三天之後才發生,相關症狀不是立即性的,也不見得很嚴重,但仍然是有感的、反覆的、惱人的,影響生活品質。這類症狀從頭到腳都有可能,

    舉凡慢性頭痛(如偏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睡眠障礙、慢性溼疹、慢性蕁麻疹、痘痘、乾癬、鼻炎、慢性疲勞、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腹脹(如腸燥症)、體重難減、腦袋鈍鈍、關節痠痛等各種症狀,都可能跟「食物敏感反應」有關。許多人以為食物過敏的症狀僅限於皮膚癢、蕁麻疹、打噴嚏、流鼻水,很少人會把皮膚與鼻子以外的症狀和食物聯想在一起,就算一度懷疑是因為食物引起,也常常想不起自己兩、三天前吃了什麼,再加上食物種類千變萬化,很難確實找到引發症狀的元兇。

    正因如此,這類食物敏感反應常常在生活中反覆發生。有些患者做了常見的急性過敏原檢測(IgE test),想找出可能引發症狀的食物,卻不一定找得到兇手,因為「食物敏感反應」屬於非 IgE 的免疫反應,跟 IgE 引起的急性過敏反應不一樣,做 IgE 的檢測自然找不到原因。苦於「食物敏感反應」的人因此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往往是症狀一來就吃藥壓制,好讓自己舒服一點,跟症狀和平共處。但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症狀持續,甚至繼續惡化,建議先試著找出自己的敏感性食物,再進一步透過飲食調整來改善健康。

    由於人的免疫反應與腸道健康會受到外在環境、飲食、生活形態的影響,因此,當我們經過三到六個月的飲食調整,除了自行觀察症狀的變化,也可以再次追蹤檢測,看看自己對食物的敏感反應是否有所改善,也讓自己知道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常見的食物敏感排行榜包括:小麥、奶、蛋、黃豆、堅果、花生、海鮮等,它們常常是我們日常飲食裡的食材原料,因此對於有慢性症狀卻老是找不到原因的人來說,得特別注意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了許多敏感性食物。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17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