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65|回復: 0

[中醫資訊] 腹瀉 中醫證型多療法各異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6-16 00:00
  • 簽到天數: 2700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20-1-1 23:50 | |閱讀模式
    2020/01/01 記者戎宿安/台報導

    腹瀉的原因有很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暉哲表示,像是過度緊張、吃壞肚子、腸胃型感冒、消化道潰瘍、某些免疫性病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腹瀉,中醫也有許多的分類及不同的治療方式。像是脾虛寒濕型的腹瀉,患者常因過度食用生冷、寒涼性物而造成寒濕內積,進而導致脾陽不足,造成消化功能下降,大便較水稀而不臭,在糞便中還可能出現未消化完全的青菜葉片或穀物形狀。病人常有喝冰水冷飲、或食用生菜沙拉時症狀加重情況。可考慮使用參苓白朮散或理中湯治療。

    而脾胃濕熱型的腹瀉通常是因吃到不乾淨的東西、或過食辛辣刺激的物引起,起病較急。《黃帝內經》所謂「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腹瀉時常伴有腹部絞痛、肛門灼熱感及腥臭的矢氣,大便較黏易沾在馬桶上不易沖去,且不久便又腹痛即瀉,瀉後仍覺腸胃澀滯不爽。可考慮使用葛根芩連湯的加減來治療。肝氣乘脾類型的腹瀉,在腹瀉前可出現胃部微脹痛,且糞便中挾有未消化完的物,而腹痛在拉完肚子後不見改善甚至加重。尤其在緊張或壓力大時容易出現,常可在準備參加考試的考生、參加比賽前的選手身上看到。

    肝氣乘脾類型的病人同時常伴隨有胃食道逆流、胸腔附近悶痛或有灼熱感等症狀。可考慮使用痛瀉要方或柴胡疏肝散治療。周暉哲提醒,腹瀉的證型很多,在中醫的分類遠遠不只這三種,因此當有長期腹瀉、嚴重腹瀉,或甚至大便帶血或是解黑便,建議應找醫師進行治療。鐵打的身體不堪三天的腹瀉,中醫說久瀉必虛,頭昏頭重、疲勞倦怠、腹墜脹感、腰痠膝軟、口乾不欲飲、脈象沉數無力等,慢性腹瀉雖不像急性腹瀉那樣有脫水及感染的危險,但長期下來,面色萎黃精神不振,身體抵抗力免力降低,小兒還會發育不良。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16 0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