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91|回復: 2

[轉貼]淺談機油

[複製鏈接]
specify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05-10-20 01: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UTONET記者:蔡至兼 報導)新時代的汽車科技,除了追求引擎性能更高表現、操控特性,以及更高行車安全品質外,對於省油性能科技的要求,更是與日俱增。例如美國燃油節約標準CAFÉ(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愈來愈嚴格要求汽車製造商須提高節能性能。

美國燃油節約標準CAFÉ所要求的節能性能,從1978年時每公升汽油平均須跑7.6公里的限制,到最近年每公升跑13-15公里的限制,大幅增加汽油的燃油節約標準。
面對越來越高的省油性能要求,除了增進引擎的燃燒效率(如稀薄燃燒、可變正時氣門,或直噴等)、材質輕量化、使用低磨擦係數材質,或利用無段變速機構等方式外,利用節能型機油來幫助省油及減少廢氣污染,也愈來愈被汽車製造商及各國環保單位重視。

所謂節能型機油就是幫助車主減少汽油消耗,不過,使用好的機油可以節省汽油嗎?可以省多少油?相信這些都是許多車主或消費者心中的疑問。

機油是如何從只能提供引擎保護、轉變成幫助車主省油來提供節能特性呢?其實,正確的黏度特性是提供節能型機油的先決條件,一般而言,黏度要求須為SAE 5W-30或10W-30以下的低黏度,才可以達成節能型機油的要求。必須瞭解的是,汽油燃燒後只有25-30%的能量提供汽車動力,大部份能量是消耗在摩擦上,所產生的熱量藉由冷卻水或廢氣排放。

而節能型機油是利用減少機油流動時的內部摩擦阻力及機油泵送時能量的損失,這兩部份的能量耗損約占總能量損失15%左右。從此數據看來,只利用機油的此一特性來節省汽油消耗,最高只能到15%左右。當然,節能型機油不只單純從黏度來取決省油能力,也就是黏度愈低並不一定代表省油能力愈好。

市售節能型機油通常添加減摩劑(Friction Modifier),來幫助減少摩擦熱量、節省汽油消耗,先進的減摩劑能維持節能週期甚久,通常在下一次換油前,還可保持75%以上新油時的省油能力;而傳統減摩劑節能型機油的省油公里數或時間較短。

傳統上,機油的使用黏度是依照各地氣溫來推薦使用,例如台灣大部份車主使用15W-40(礦物油)、10W-40(半合成),或5W-50(合成)機油,而黏度較高者如5W-50或10W-60阻力較大、耗能較多,因此不能提供節能要求,只有低黏度的機油才可提供節能效果,如SAE 5W-30或10W-30等。

正確的說法是,黏度SAE 30以下才可以提供省油特性,但黏度這麼稀,能保護引擎嗎?這就好比從前車主認為,車輛在冷車啟動時須先暖車再上路,對引擎的保護比較好,但目前而言,幾乎所有的汽車大廠都建議車主以慢行代替暖車,當然這也是由於引擎科技的提升所帶來的轉變。

對機油潤滑科技而言,不再只從傳統上的黏度厚薄來認定對引擎的保護程度,也就是說,黏度稀的機油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合成基礎油與特殊添加劑配方,達到對引擎的超強保護。對於節能型機油而言,也不再只能從傳統的黏度大小來認定油膜對引擎的保護有多少。

雖然影響節油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機油的選購併不會很難,除了選擇具品牌知名度或原廠機油外,只要多多認識機油標識,就能選擇適合的機油。

消費者都很怕買到來路不明的油品,尤其機油本身的性質不是很容易瞭解,到底是5W-30還是5W-50的油最好?

當然不能只從黏度來決定產品品質的差異性,最簡單的方式,還是多多認識機油的認證,有點像CAS優良冷凍肉品的概念一樣,認識愈多愈有保障,因為這些認證標籤的使用,通常代表此機油是通過第三公證單位的驗證或品質保障。

一般原廠包裝的節能型機油,在美國石油協會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的「Donut」黏度說明下方,會標識節能特性「Energy Conserving」。而日本與美國共同發展出國際潤滑油標準及認證委員會ILSAC的「Startburst」標識也代表通過節能測試。歐洲早在1998年時,便制定歐洲汽車製造協會ACEA A1-98的節能標準,取代原來1996年時所制定的A1-96標準。

所以使用好的油品,自然就替愛車增加保障,有了一層薄薄的面膜,汽缸引擎也無須大整,這樣對荷包確實有幫助。
specify 該用戶已被刪除
 樓主| 發表於 2005-12-6 16:34 | 顯示全部樓層

黑心機油 陷井重重

認證多售價低 極可能是假貨

如果在貨架上,看到一些機油包裝上有一大堆認證標章,你可得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每項認證所費不貲,這種商品價格是不可能低廉的……

今年以來,黑心機油的新聞時有所聞,最近一些賣場出現不少廉價的促銷品,機油是一般消費者不太關切、也不太懂的消耗品,一些不法的油商往往利用消費者的無知,以再生的機油或已經過期的機油,重新包裝推到市場上。

使用黑心機油或劣質機油,車子不會立刻出問題,但是經過一段時日,對引擎會造成難以挽救的傷害。通用集團的快速保養系統德科(ACDelco)針對黑心機油,提出一些簡單的檢測方法,一如醫生的望聞問切,你可以自己DIY,減少被騙的機率。

有些機油以礦物油冒充合成機油,打開機油罐聞一聞,可以初步判別是否為假機油。

德科售後服務台灣區協理陳建隆表示,市面上有400多種機油,其中不少機油包裝極精美,還打上許多國家或知名車廠專業機構的測試認證標章,但牌子不曾聽過,更有和名牌機油包裝完全相同的假機油,如果在貨架上,看到一些機油包裝上有一大堆認證標章,你得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每項認證所費不貲,這種商品價格不可能低廉。

車子換過機油1星期之後,在冷車時打開引擎蓋,抽出機油尺,滴在濾紙上,看機油是否變黑、是否有焦化現象,此外,也可以在引擎本體上方,找到畫有油壺圖案的機油蓋,打開來看機油是否有焦化,也可用手指沾取,揉幾下,觸感水水的,有可能是劣質機油。

此外,打開機油罐,檢查壺底是不是有沈澱物。如果有的話,可以確定那是劣質的機油,不過這種判斷方式也無法完全避免被騙,因為一般機油再生的廠商,會做機油過濾,所以不一定會有沈澱物。

如果你懷疑你買到的廉價機油可能是再生的或假冒的機油,可以打開罐子觀察,機油應該是清清如水,而且散發合成機油(諸多添加劑)的味道,這和一些以礦物油混充的合成機油,味道很不一樣。

最保險的方法是把車子開回汽車公司的保養廠維修,因為汽車廠都會有一定的規範和品質保證,不過過了保固期的車子,百分之80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外廠保養,這時就得十分小心,應該儘量找有品牌和信譽較佳的保養廠或快速保養中心。

車子做過保養之後,發現引擎聲音突然變得特別吵雜,可能是機油使用的規格不對,也有可能是加了劣質機油,此時最好盡快把車開到保養廠做深入的檢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5-12-11 00:02 | 顯示全部樓層
黑心貨無所不在,大家真的要非常小心才好:hu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10-20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