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90|回復: 0

(汽車奇聞發表)親民性格 豪門風範,LEXUS ES300h試駕報導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6-2 08:57
  • 簽到天數: 3 天

    [LV.2]偶爾看看I

    發表於 2012-10-24 13:49 | |閱讀模式

    [tr][td]
    在2012年四月份的紐約車展上,LEXUS發表了全新第六代的ES車系,而全新第六代車型不但跳脫過去以TOYOTA Camry衍生而出的格局,改採更大的Avalon為基礎,並且換上了全新家族年輕化的共同標誌─Spindle Grille紡錘型水箱護罩,再加上ES首次出現的Hybrid油電複合車型,確實讓人有著耳目一新的感受。在整個車系歷史中,ES車系就佔LEXUS整體銷售的25%之多;而其著重舒適豪華的特性更是受到許多國內消費者的喜愛,雖然新世代車型的外觀設計更為年輕有型,但ES一貫具有的豪門風範卻不因此有所減損,反而更能呈現出海派、大氣的特質。



    TOYOTA在Hybrid領域耕耘多年,近幾年可說是已經漸漸開始進入了豐收的階段,其所研發的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在節能的效果上已獲得了世人廣大的肯定,油電車更是成為TOYOTA集團中最為明亮的一塊招牌;而新世代車型最受矚目的,莫過於ES車系中首度導入Hybrid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的ES300h,其配備了全新代號2AR-FXE的2.5L直列四缸Atkinson循環VVT-i汽油引擎(壓縮比達12.5:1)與電動馬達組成,其中汽油引擎部分具有160hp/5700rpm與21.7kgm/4500rpm的功率、永磁式電動馬達則有143hp/27.5kgm的功率,系統整合輸出馬力達205hp,輔以Hybrid ECVT電子無段變速系統,能夠在8.5秒完成0-100km/h起步加速,極速則是180km/h,平均油耗測試值更來到19.5km/L,在性能以及節能取得了相當程度的平衡。





    不過先前提過,全新ES車系已經從原先的Camry底盤改為更大一號的Avalon,整體身型加大不少,再加上其中大型前驅車型的設定,雖然在車內空間表現堪稱無可挑剔,但對於操控駕馭來說,可能就會有顯得點吃力,而這採用油電複合動力系統來拖動這麼大的車身,也不免讓人對其動力輸出是否夠用感到些許疑問;但TOYOTA不愧為Hybrid領域的龍頭品牌,在基本的動力輸出上,ES300h確實是有著一定的水準。




    動力模式的切換旋鈕以及純電動模式的啟動鈕就在附近,操作起來相當方便。

    首先踩下油門後的動力反應相當明確且直接,在一般市區道路當中車輛的起步動作並不會讓人有拖泥帶水之感,整體輸出是以舒適平順為取向,而從儀錶板中可以得知,ES300h在行駛當中會不斷的改變動力輸出模式,例如在Eco模式之下,車輛會盡可能的以電動馬達來輔助進行動力傳輸的動作,停車起步時會採取純電動模式,待提升到一定的車速後再由汽油引擎加入動力輸出,此時車輛的動能回收系統也會積極的作動;在整個Eco模式的駕駛當中,並不會讓人感覺到動力輸出不足,即便是在高速公路上,在國道限速之內也都能夠以Eco模式輕鬆應付,傳統引擎以及電動馬達兩者之間的動力輸出更是稱得上無縫轉換,不會讓駕駛人感到動力銜接有不順的感覺,這點便令人相當佩服。


    切換到S檔便能夠手動進行換檔的動作。


    但車速超過40km/h時,引擎動力便會介入提供動力。

    若將駕駛模式轉換到Sport,本車的引擎以及電動馬達則是都是採取全力的方式進行輸出,但畢竟本車不是性能車取向,Sport模式在駕駛感受的細緻程度上,反倒是比Eco模式來得降低了一點,所以大概只在真的有動力需求的情況下才會派得上用場;至於本車除了在Eco模式的起步時能採取純電動行駛外,也能夠透過按鈕來切換,但只要車速過了大約40km/h左右,車輛便會自動解除純電動行駛,讓引擎加入動力輸出。


    本車標配17吋鋁圈以及215/55R17配胎。

    至於本車在懸吊的軟硬設定上同樣是恰如其分,在搭配17吋鋁圈以及215/55R17的配胎之下,細碎的路面跳動幾乎消彌於無形,即便是較大的震動也不會讓車內的人感覺到不適,連續變換車道的情況下,前後麥花臣的懸吊設定也讓車身也不會出現太過劇烈的擺動,使車內的乘客能夠擁有平穩的乘車體驗;而原廠在車室內部的減噪工程也具有相當程度的水準,在高速速行駛之下,也不會有太明顯的風切聲傳入車室內部當中,整體來說,ES300h在一般市區道路以及高速路段所呈現出來的動態表現,確實是符合了一直以來大器豪華的車格設定,但新世代車型在車身獲得加大之後,則是呈現出更為氣派的感受。




    方向盤雖然是採速度感應式,但整體手感相當輕巧。

    當然,這樣的設定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罩門,在面對彎路較多的情況時,長軸距以及前驅車的特性,讓本車在操駕的感受上不若平時靈活,或許是為了克服這樣的情況,本車方向盤雖然是採取速度感應式,但無論在何時轉動起來都顯得相當輕手,而其動力系統在爬上坡時,要拖動1.690kg的車重也稍稍顯得有點捉襟見肘,即便換到Sport模式,也僅能稍稍緩解這樣的狀況;但其實話說回來,ES本身的設定就是以舒適為取向,只要讓全車的人做起來都舒服,再加上山路上不會讓後座乘客容易暈車,基本上順順開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地方了。




    尾廂上具有小鴨尾擾流尾翼的配置。

    雖然全新ES在將空間進一步加大之後,使其後座買家取向的設定更為明顯,但ES300h對於駕駛人來說,也不是全然那麼無趣,透過儀錶板中央的動力輸出資訊,駕駛人能夠清楚的知道眼下的每一個動作是引擎還是電動馬達在工作,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引擎會對電池進行回充,在整趟試駕過程中,思考用什麼方式駕駛,才能夠電池充到滿,倒也是一種全然不同的駕馭樂趣,而說來也巧,若駕駛中能夠讓左方儀錶指針維持在Charge與Eco,也就正好是這輛車坐起來、開起來都最為舒適的情況,或許這也是原廠當初在車輛調整時所下的巧思。




    在行駛時,輪胎、電池與引擎這三者中間會有箭頭來表示目前是哪一個單位在提供動力,或是哪一個單位在對電池進行回充的動作。

    原廠建議售價新台幣209萬元的ES300h旗艦型,在整體動力輸出的表現可說是最小化耗能與最大化性能之下的完美結果,前驅也是許多駕駛人所熟悉的親民設定,整體來說相當符合期望值,而下一篇的報導當中,我們也將針對ES300h在外觀設計、內部空間以及各項配備上進行解析,帶領各位讀者體驗LEXUS ES300h如何呈現出過人的豪門風範。





    2012年9月10日,LEXUS總代理和泰汽車將全新第六代ES車系導入國內販售,除了入門車型ES250及頂級車型ES350,更有和泰汽車視為主力的ES300h油電複合動力車型,擁有售價179萬起的魅力價格,意圖在國內豪華中大型房車市場掀起旋風。繼上一回試駕報導直奔主題,直接和讀者分享ES300h的動態體驗之後,來到本篇報導,AutoNet汽車日報試車組也將靜下心來,好好欣賞全新第六代ES300h在跳脫過往TOYOTA Camry的格局、改由級距更大的Avalon為基礎之後,將會展現何等大器豪門風範。


    初與ES300h見面,乍看之下會差點誤認為GS車系,這是因為與前代車型相比,第六代ES擁有更為動感銳利的外觀風格,整體看來更為年輕。車頭方面導入LEXUS家族車系的全新Spindle Grille紡錘型水箱護罩,襯托出中央象徵搭載Hybrid動力、黑底燻藍的〝L〞字廠徽,為ES300h注入科技氛圍;沿著水箱護罩向後刻畫的兩道引擎蓋摺痕則是增添動感,搭配LED日間行車燈與前下擾流形塑出的俐落線條,讓新一代ES300h更形前衛且具侵略性的霸氣姿態。

    黑底燻藍的〝L〞字廠徽象徵Hybrid動力。

    來到車側,車頂線條自A柱扶搖而上,來到B柱漸趨平緩,順暢滑落自C柱之後再於行李廂蓋的小鴨尾作收,擁有十分流暢平順的線條輪廓;而車側折線則是由前輪拱為始、逐漸向上傾斜至後輪拱作收,搭配外擴的輪拱造型讓車側造型重心更低,營造出前低後高的視覺效果,更具低伏欲動的動感氣勢,而左、右後車門的Hybrid銘牌,則同樣宣示了ES300h做為油電複合動力車型的身分。
    左、右後車門的Hybrid銘牌。

    車尾方面,LEXUS則為全新ES尾燈組新增了LED光條設計,增添科技感與年輕化訴求,全新造型的後保桿則是採取內縮式設計,不但增加後輪露出面積,也讓車尾造型更加緊實有緻,搭配前述ES300h專屬的後擾流尾翼,以及後保桿下方的後底盤分流器設計,使得後視造型更為吸睛動感,同時又兼具穩重霸氣。除此之外,ES300h配備突顯Hybrid科技感的5幅式17吋Hybrid車型專屬鋁圈,另外除了本次試駕的爵色黑車色,另外還有澤光白、星綻灰、爵色黑、霧紗金、星燦紅、鐳光藍、湖漾藍、星耀黑及全新的鉑鑽銀、瑪瑙棕總計10種車色,供消費者依喜好自由選擇。
    尾燈組新增LED光條設計。
    ES300h專屬的後擾流尾翼
    5幅式17吋Hybrid車型專屬鋁圈


    結束ES300h外觀的欣賞,試車組開啟車門,準備探索全新第六代ES車系的車室座艙是否將維持過往的豪華高貴格局。本次試駕的ES300h為售價209萬、配備等級最高的旗艦型,全新ES的內裝同樣師承GS,採取了HMI人機介面概念設計座艙,並將中控台區分為顯示區及操作區,顯示區方面除了中控台上方的8吋LCD顯示螢幕(附EMV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還有嵌於儀表板的3.5吋彩色多功能顯示螢幕;另外透過多功能電動4向調整方向盤,以及操作區彷彿操控滑鼠、易於上手的Remote Touch直覺式資訊操控系統,搭配側向駕駛座的座艙設計,讓駕駛人操作起來相當便利,能夠輕鬆掌握行車資訊。
    中控台上方的8吋LCD顯示螢幕(附EMV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
    嵌於儀表板的3.5吋彩色多功能顯示螢幕,讓駕駛人輕鬆掌握行車資訊。
    多功能電動4向調整方向盤
    彷彿操控滑鼠、易於上手的Remote Touch直覺式資訊操控系統。

    相較前代車型的4875×1820×1450mm車身尺碼及2775mm軸距,第六代ES車系的車長增加25mm、軸距增加45mm,車身尺碼提升至4900×1820×1450mm,軸距也有2820mm的水準,使得整體車室空間更為寬敞,ES300h旗艦型配備Enbos豪華真皮座椅,雙前排座椅均具有10向電動調整附腰靠調整功能,讓前排乘客入座後能夠迅速調整至最佳乘坐姿勢。
    雙前排座椅均具有10向電動調整附腰靠調整功能。

    而第六代ES的車身尺碼增加,主要乃是著重在後座乘坐表現的改善,首先後座頭部空間受益於平緩的車頂線條、故而增加至775mm的水準,輔以電動天窗設計,給予越發開闊的空間感;此外後座腿部空間也一舉增加104mm至1,099mm,搭配後座出風口設計,擁有相當寬敞舒適的後排乘坐表現。除此之外,雖因堆疊式電池設計,ES300h的行李廂容積相較其他車型稍受影響,但仍有著425L的空間表現,配置電動開閤附自動吸附式行李廂蓋,增添消費者的便利性與實用性。
    後座出風口設計
    ES300h的行李廂容積雖因堆疊式電池設計稍受影響,但仍有著425L的空間。
    行李廂蓋電動開閤按鍵
    至於在影音娛樂方面,ES300h旗艦型配備了前述的EMV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整合導航、DVD、空調等諸多功能,繁體中文介面也相當親切,使用上更無窒礙;另外更配備了Mark Levinson Premium Surround音響系統(附15具揚聲器與12聲道環繞效果),提供全車乘員足稱尊榮的乘車娛樂體驗。
    ES300h旗艦型配備Mark Levinson Premium Surround音響系統(附15具揚聲器與12聲道環繞效果)。
    鳥眼楓木/竹紋內裝飾板
    後擋電動遮陽簾
    後座車窗遮陽簾
    後座車窗遮陽簾
    復古LED背光源石英鐘
    全新ES車系標配10具SRS氣囊。
    最後在安全配備的部份,攤開規格表,第六代ES無論在主、被動安全配備均可說是洋洋灑灑、琳瑯滿目,除了全車系標配前乘客座智慧型雙球體SRS氣囊、膝部SRS氣囊、前後座椅側氣囊、車側SRS簾式氣囊等全車10具SRS氣囊,主動安全配備也有ECB電子式煞車控制系統、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ABS防鎖死煞車系統、BAS煞車力道輔助系統、EBD煞車力道分配系統、倒車影像輔助系統、停車輔助系統多項配備,值得一提的,則是ES300h旗艦型標配的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及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倒車影像輔助系統
    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啟動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後,後照鏡前方攝影機將會偵測路面標線,當時速超過50km/h以上,且行駛過程中偏離標線且未打方向燈時,儀錶板所顯示偏離側的標線將會閃爍並發出警示音,能有效提醒駕駛人及時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啟閉按鍵
    AHB智慧型遠光自動切換系統
    至於AHB智慧型遠光自動切換系統啟動時,車內後照鏡前方的攝影機(已與LDA的攝影機整合)將會偵測車輛前方與周遭的環境光源,特別是在時速30km/h以上,前方偵測到對向來車頭燈光線/或同向前方車輛的尾燈光源時,可自動將遠光燈切換為近光燈,並於該光源消失後自動打回遠光燈。如此將可避免遠光直射光線刺激對向駕駛者眼睛造成眩光的危險。
    後照鏡前方攝影機
    AHB智慧型遠光自動切換系統啟閉按鍵
    藉由車長、軸距的增加,將後座空間進一步加大之後,讓全新第六代ES的後座買家取向更為明顯,雖以一介前驅車身份進駐高級房車市場,卻以頗具魅力的價格及Hybrid動力的導入,分別讓頂級車型ES350、節能車型ES300h及入門車型ES250各司其職、分食市場,據了解,和泰汽車也將ES300h豪華版及ES300h旗艦版視為銷售主力,挑戰3,000輛的國內年銷售目標,究竟結果如何,就留待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td][/t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6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