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19 20:01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許多年輕人將身體不適歸咎於工作太累、睡不好、壓力大,但美兆健檢診所醫師王浩恩提醒,這些感受可能不是一時的疲勞,而是慢性病正在悄悄接近的訊號。臨床顯示,30-40歲接受健康檢查受檢者已有明顯比例出現血脂異常、肝功能偏高、血壓與血糖異常等代謝失衡跡象。
別以為慢性病是中年人、退休族才需要擔心的事,根據國健署資料,近年來青壯年族群的代謝性疾病診斷率持續上升,顯示慢性病已不再是高齡族群的專屬風險。
長期外食、久坐 慢性病年輕化
王浩恩說明,現代人高工時、高壓力、長期外食與久坐習慣,正是慢性病年輕化的關鍵。許多來自科技業、金融業、創意產業等高工時、高認知負荷的年輕工作者,雖然年紀輕,卻已有代謝症候群前期或相關風險因子累積的現象。
王浩恩解釋,高壓生活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造成內分泌與代謝系統負擔,加上缺乏運動、晚睡熬夜與高熱量飲食,讓「表面年輕、內在老化」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王浩恩提醒,不少30出頭的年輕人出現總覺得累、睡再多也疲憊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血糖不穩、代謝失衡的表現;容易煩躁、焦慮、專注力變差,恐是自律失衡;皮膚狀況變差、痘痘增加,有可能是荷爾蒙與血糖波動;站起來會頭暈、時不時頭痛,要小心血壓異常或血容量不足;體重沒變但肚子變大,可是內臟脂肪增加、脂肪肝風險上升。
他進一步說明,年輕的身體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因此往往在疾病被發現以前,並不會有明顯不適感,但當症狀出現時,通常代表已經累積一段時間,甚至可能已經進入慢性病發展階段。
慢性病不再是老人病! 醫:30歲就該開始健檢
面對慢性病年輕化,衛福部也已正式將「30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納入健康政策的推廣主軸,鼓勵民眾建立定期健檢習慣,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不僅有效預防惡化與長期傷害,更能減少未來醫療支出。王浩恩表示,30歲起是健康轉捩點,保有良好的逆轉修復體質,若能養成固定健檢,將有機會在疾病發生前掌握警訊、阻斷惡化路徑。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建議,30-45歲族群可以優先選擇代謝健康、肝膽功能、心血管檢查、內臟脂肪、血糖血脂追蹤等項目,建立屬於自己的健康風險圖譜,並搭配生活型態調整,讓預防慢性病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可行的健康戰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