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2|回復: 0

[生活保健] 熱傷害樣態多元中暑最嚴重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5-5-23 00:00
  • 簽到天數: 304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25-5-22 23: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25/05/22 15:13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高溫持續拉警報,衛福部統計,5月至今已有310人次因熱傷害就診。國健署表示,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為最需要小心的症狀,嚴重程度雖然與環境溫度相關,但嚴重程度與患者年紀及既有疾病亦有相關性。接下來就介紹這些熱傷害會出現的症狀:

    ●熱痙攣:

    是因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或在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相對偏低,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可以持續1到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與手臂。如果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可能表示正經歷中暑性抽筋,或可能是其他更嚴重的熱傷害,應盡快治療。

    ●熱暈厥:

    常見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如軍隊訓練、學校朝會;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與中暑不同的是患者的中心體溫大多是正常的,但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熱衰竭:

    雖說「衰竭」二字容易給人帶來嚴重的感覺,但其實主因是因為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中暑:

    為4種症狀中最嚴重的,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中暑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和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傳統性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

    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則多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而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肛溫40°C、耳溫39.5°C、腋溫39°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

    若不及早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80%。

    國健署提醒,運動時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搧風等)、意識清醒者可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5-23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