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2-4-18 11:43
|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kego 於 2012-4-18 11:47 編輯
MEGA DRIVE 簡介:
Mega Drive以一顆8Mhz的Motorola 68000為主CPU另外有一顆4Mhz的Z80協從CPU,分辨率可達320x224,最大髮色數為512,可同顯64色(92年後提升為128色),有6個FM音源和4個PSG數字音源。
客觀來說Mega Drive的機能是速度有餘而功能不足,許多像迴旋縮放的特效只能以軟件模擬的方式運作,而諸如半透明之類則索性不支持。
因此由於硬件上的限制,Mega Drive傾向於製作重視速度感,流暢感的動作類遊戲。而需要細膩畫面,動聽音樂的RPG類遊戲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並不是沒有出色的RPG遊戲,如夢幻之星、光明與黑暗等)結果Mega Drive在日本國內並不得寵,MD的發售要早於SFC,遺憾的是差不多兩年時間的辛苦積累比不過SFC的幾個大作所帶動的銷量,
不過在歐美市場SEGA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由於幾乎以利潤為零的價格拋售主機,93年MD曾在美國超過了SFC的市場份額,在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MD都賣的相當不錯。
可以說在16位主機時代是SFC和MD共同的天下。
然而緊接著MD不得不面對次世代主機的崛起,和SFC在卡帶內部加載DSP不同,MD是希望統一的提升主機硬件來得到進化,於是SEGA CD計劃登場了,發售於1991年12月的SEGA CD提升了主機的性能,
比如擴容的RAM達到了768KB,在硬件上支持了原來沒有的迴旋縮放效果,SEGA CD甚至有一顆比MD更快的68000 CPU(12.5 MHz),SEGA CD的身上很明顯有著模仿PCE-CD的痕跡。
可惜的是試圖以add-on方式強化主機以抗衡次世代主機的嘗試,被證明是失敗的。
最後SEGA CD和1994年11月發表的SUPER32X兩個方案全部以失敗告終,MD從此一蹶不振,而此時SEGA也正打著另外一個算盤。
1995年底,SEGA開始全面轉讓Mega Drive的軟硬件技術,以便集中精力開展32位元平台計劃,而恰好是台灣從SEGA手裡接過了Mega Drive,台灣甚至和日本SEGA合作開發了名為"NOMAD"的便攜化Mega Drive。
不過無論如何SEGA Mega Drive已被時代的腳步所超越,該是落幕的時候了,到了1996年SEGA官方公佈的銷售數字是3078萬台(包括CD化一體機),其中日本國內400萬台左右,
從這個角度看Mega Drive雖敗猶榮,至少比起後來接過它的接力棒的32位元主機要體面的多,回顧MD的一生都是在SFC的陰影下度過的,如果沒有SFC,也許MD可以表現出更燦爛的一面。
1.51b更新說明:完整更新說明請參考檔案中的readme
* Fixed a crash when uncompressed savestate is loaded.
* Fixed an idle loop detection related hanging problem.
* PSP: fixed another palette related regression.
模擬器版本:Picodrive for PSP 1.51b
安裝方法:
解壓後將PicoDrive資料夾放到PSP/GAME下
使用方法:
5.50GEN-D3經測試可用,各位只要把下載下來的遊戲 ".7z檔案格式" 解壓縮成 ".gen檔案格式" 放入記憶卡中某個自己設定的資料夾裡面,
執行模擬器後,會讓你選擇遊戲的位置,再選自己設定的資料夾挑選遊戲即可,通常為PSP/GAME/PicoDrive/roms。
Solve "can't load games" problem : unzip all your .7z file to .gen file, put into your memorystick, enter the emu Picodrive, then you can see all the games, wish you guys play happy have fun.
附件:
【免責聲明】:
1. 以上提供作品均是在網上蒐集
2. 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的一切後果將由您自己承擔
3. 空間與本人將不對任何內容負任何法律責任
4. 僅作網路測試,觀賞後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