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cmo Koei Games 在今天(2012年1月12日),公開了 PC 專用戰略模擬遊戲《三國志12》將於3月2日發售(日版)的消息,同時也公開了「外交」、「技法」等系統設定情報。
(以下情報所用名詞皆為暫譯)
外交是一種用來與其他勢力締結同盟的系統,執行時必須派遣武將前往他國勢力來進行交涉,資金和兵糧都是談判時的籌碼;勢力的名聲將會影響交涉的成功機率(或是代價的高低),所派遣的武將本身是否擁有「舌辯」這項特技也是談判時的重要關鍵。
技法(技巧)則是用來提升勢力技術的系統,分為「軍略」、「政略」和「固有」三種項目。軍略可用來強化各兵種單位,政略可降低設施的建築費、鞏固內政實力,甚至讓外交變得有利;「固有」則是勢力本身的獨特技法。技法的開發是透過「技法所」,任命多名武將花費數月研究取得。
此外,和前幾個系列作品相同,本作也準備了複數本供玩家選擇,在這次公開的情報當中也披露了「黃巾之亂」和「三顧茅廬」等經典劇本內容。
外交 
即便勢力再強,也無法在多勢力的攻擊之下取勝,懂得如何經營外交、進以締結同盟也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實行外交時必須先選擇合適的武將來加以派遣。

以資金和兵糧作為籌碼,代價高低取決於本國的勢力名聲。

特技「舌辯」也是關鍵因素之一;使用「折衝之策」的話,就連兵力、秘策和技法也都可以拿來當作交易的籌碼。 
成功的和韓馥締結同盟之後,除去了被夾擊的風險,向其他勢力進軍時便在無後顧之憂。實行外交的時機和對象也是重要的攻略考量。
技法 
技法是提升勢力水準的重要系統,軍略可用來強化兵種,其強化上限因各勢力而異;政略部分則有向是製造兵器、增加收入和有利外交等各式各樣的內政項目;另外,像曹操的「屯田制」就是勢力特有的固有技法,是一種能夠大幅提升兵糧累積速度的強力技術。

透過「技法所」可從事技法的開發工作。

開發時所需要的人才依技法各有不同,
像「騎兵攻擊」的開發就需要三名兵種為騎兵的武將。

經過數個月之後,技法開發完成,可作為勢力本身最主要的強力兵法。
劇本 
勢力配置、城池多寡、登場武將等等要素都會因劇本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從這張圖看來,我們這次最少會有七種劇本可以選擇,有像184年的黃巾之亂、190年反董卓聯合、195年群雄割據、200年官渡之戰、207年三顧茅廬、214年益州平定這些歷史劇本,也有像是251年的英雄集結這種"武將大雜燴"的虛構劇本。
     
武將介紹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讓,沛國譙縣(今屬安徽省亳州市)人,漢朝開國功臣之一夏侯嬰的後代;三國時期曹魏大將,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等,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死後諡為忠侯。
好學、專師,雖身在軍旅,也會親自迎接老師來講學。但為人剛烈,14歲時有人羞辱其師,他便將那人殺死。為人極重外表,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盲了眼都會十分憤恨,將鏡子推往地上,更不喜歡被人叫自己「盲夏侯」。雖然他位高權重,但生性儉樸,一生淡泊,有多餘家財便會分及部下。

許褚,字仲康,生卒年不詳,譙國譙(今中國安徽省毫州市)人,是中國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魏的重要將領之一,主要負責曹操的警衛。許褚力如虎而痴,在軍中被稱為「虎痴」。
據《三國志》記載,許褚「長八尺余,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年輕時在家鄉聚集了數千戶人家,共同抵禦賊寇。曾有一次因缺糧與賊寇用牛交換糧食,牛到了對方手中後又跑了回來,結果許褚單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賊寇大驚,不敢要牛就走了。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都感到畏懼。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人,東漢末年群雄孔融、劉繇將領,後投靠孫策。於赤壁之戰前病逝。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有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其箭術相當了得,享譽當代,他在北海為孔融求援時,曾帶弓箭衝突黃巾重圍,當黃巾軍隊上前包圍太史慈,他引弓射殺數人,箭無虛發,令黃巾賊不敢再追。投降孫策後,某次太史慈隨孫策討伐麻保賊時,有一敵將於城樓上攬著城上樑木,向孫策軍大肆叫罵,太史慈便引弓一射,一箭貫穿敵人的手,直中樓中短樑,弓術如此精妙,此「貫手著棼」一事更成為千古佳話。 太史慈畢生展現了多方面的才能,其智勇雙全的表現,可謂一代名將。而他盡義守信的性格,更是為古今所稱道,既能報恩於孔融,又能守諾於孫策,均可見其為人磊落。然而壽命不長,所以臨終有「所志未從,奈何而死」的遺憾。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涼州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
原是魏將,約27歲時歸附蜀漢,深受諸葛亮器重。諸葛亮死後,姜維先後11次伐魏,功績不立,頗受朝中謗議。263年,魏將鍾會、鄧艾伐蜀,姜維領兵阻鍾會於劍門關下。鄧艾行險自陰平小徑攻入蜀中,蜀漢後主劉禪降魏,姜維亦降鍾會。264年,與魏將鍾會共同反魏,事敗,死於亂軍之中,享年六十二歲。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治今中國河南桐柏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深得劉備信任。為人高傲自大,野心高,一直想爭取表現;曾向諸葛亮提出突襲長安之子午谷之計,但不被採納。
魏延善對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的舉動;諸葛亮愛惜二人,費禕也常為二人調解。
官網連結:http://www.gamecity.ne.jp/sangokushi/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