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4-10-2 23:10
|
|閱讀模式
《方山子傳》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過對蘇軾與方山子的相遇與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經歷,通過對這些人生經歷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方山子特立獨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讚賞。
原文段落 1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原文語譯 1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曾敬慕遊俠朱家、郭解的為人,因此鄉里的俠義之士都崇拜他。年長一點,他改變了作風而發奮讀書,希望藉此在世上創一番事業,建功立名,可是始終沒有什麼成就。晚年他隱居在光州、黃州之間一個叫做岐亭的地方,住的是茅庵,吃的是粗菜淡飯,謝絕應酬,不與塵俗往來。他棄車馬,毀掉往日穿戴的衣帽,步行往來,山裡沒有人認識他。人們看到他戴的帽子,方頂高聳,說︰「這或許是古代方山冠的舊式樣呢!」因此稱他為方山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