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
返回列表
樓主: 真阿豪

[討論]有關夷陵之戰

 關閉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3-9 16:07 |
原帖由 starks0 於 2006-2-10 18:18 發表
但賈祤再這時期可算是魏國最大的謀士(雖然在歷史上他一在被忽略)
...


我想並不是忽略他 而是 他老了  他在當時 已經沒有出過什麼重大計策謀略

不過魏還是一樣人才濟濟 當時夷陵之戰 句我所知 隔岸觀火的計策  是司馬懿 而司馬懿 當時的司馬懿 並沒有受到太大得重用 只是想聽聽他的意見而已 畢竟他也是一個人才 而當時
我並沒有聽說 賈詡出過什麼ˊ計策 有的話糾正我一下

有人問為何魏國無法迅速評定蜀吳

這個很簡單

魏國東北的踏頓雖然被曹彰消滅了但仍需派兵防衛鮮卑

而匈奴也開始統一了內部已至於魏國北方也有危機
  


當時匈奴並沒有統一 而是 部落越來越多  以當時 平定 北方匈奴的夏侯淵 已經是當時匈奴 人人懼怕的人物 所以這並不會直接了蕩的影響魏國



吳國的情況來說 內部有山越尚未評定 治安不好江上海盜盛行 西邊對荊州部署

北邊搶攻合肥 稅收抽太重經常引發民亂 赤壁之戰雖說是贏家,但也損兵不少
  


那是因為 魏蜀吳統一 還沒幾年的時間 這是一定的是 我們也沒人提到說 馬上就打勝仗



總之,戰爭不是說一句"打"就可以打的 戰爭一天所消耗掉的可能得再人民身上累積十年才能回覆
這就是為何到三國後期幾乎看不到所謂的"幾十萬大軍"
江東名將固然利害但也僅限於水路
  

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江東名將就算利於水路 不過那只是片面之說
難道以前只吳國 只有海戰 從來不學陸戰
海戰 只是他們地利之策 而且
雖然魏國 騎兵勇猛 但是吳國 就沒有策略對付 !?




不是說打下來就統一

不是像遊戲裡所有勢力滅亡就完成統一還有個統治幾百年的王朝

他們生活的是過了今天...明天頭還不知道在不在的日子  


假如打下來就統一得國家 那世界就和平了

[ 本帖最後由 gogocc002143 於 2006-3-10 21:49 編輯 ]
shindohikaru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06-3-17 01:13 |
最主要的是關羽失去荊州
這對於蜀國傷害太大
讓原本就地寡人稀的蜀國更沒有本錢來一統天下
而夷陵之戰的失敗
也只是加速蜀國的滅亡
因為即使劉備沒出兵攻吳
只要時間一久
蜀國內部經濟仍無法應附戰爭龐大的支出
所以說除非劉備打敗吳國
否則蜀國一定會滅亡的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3-17 18:16 |
原帖由 shindohikaru 於 2006-3-17 01:13 發表
最主要的是關羽失去荊州
這對於蜀國傷害太大
讓原本就地寡人稀的蜀國更沒有本錢來一統天下
而夷陵之戰的失敗
也只是加速蜀國的滅亡
因為即使劉備沒出兵攻吳
只要時間一久
蜀國內部經濟仍無法應附戰爭龐大的 ...

我也同意這,
其實關羽失荊州,和他的死真十分關鍵,
我一直都有樣不是很明(可能我看得不透徹吧!!!)
為何在攻那成都,不留一個軍師在荊州(特別我想說龐統!!!)
他留在,荊州該不容易給了人(孫權)
至於關羽不死,那張飛也不用打罵部將,害他給人割頭!!!
他兩不死,龐也不死,
相信蜀定會強大!!!
軍師有兩邊兼顧(諸和龐),武將又有(張和關)
總要說主題,那夷陵之戰該不出現,
最多是劉去打孫,誰勝誰負難知!!!
(當然當中有不少因數我漏了,
但上面都是我吐了吐,歷史如此!!!)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3-18 14:14 |
原帖由 基拉與自由 於 2006-3-17 18:16 發表

我也同意這,
其實關羽失荊州,和他的死真十分關鍵,
我一直都有樣不是很明(可能我看得不透徹吧!!!)
為何在攻那成都,不留一個軍師在荊州(特別我想說龐統!!!)
他留在,荊州該不容易給了人(孫權)
至於關羽不 ...



我有點看不懂你在說什麼

當時孔明就在荊州

所以說 關羽大意失荊州 那時龐統已死

所以很難挽回

當時的劉備收下很少謀士

也只有 龐統 與 孔明

他們兩個也不是萬能的

當然更不是三國演義所說的 那種樣子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3-18 14:19 |
原帖由 shindohikaru 於 2006-3-17 01:13 發表
最主要的是關羽失去荊州
這對於蜀國傷害太大
讓原本就地寡人稀的蜀國更沒有本錢來一統天下
而夷陵之戰的失敗
也只是加速蜀國的滅亡
因為即使劉備沒出兵攻吳
只要時間一久
蜀國內部經濟仍無法應附戰爭龐大的 ...



我也同意你說得

但是真正讓蜀漢滅亡的原因

有下面幾點

第一 昏君

第二 內憂外患 內憂 就是宦官  外患 就是吳魏

第三 北伐 不過北伐 是為了 減慢蜀國滅亡 我之前有講過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12-17 00:41 |

@@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劉備不會那麼早死->諸葛亮不用事必躬親(應該也可以死晚一點)->一切都是未知,歷史可能完全改寫,但我覺得結果仍是不變的,夷陵之戰並不算是蜀國滅亡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雖然讓蜀國國力衰退,但最多也只是加速蜀國滅亡,而且劉備沒早一點死,跟吳國的邦交在他生前大概都很難恢復,對蜀國更不利.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7-2-4 00:08 |
當時關羽大意失荊州
孔明已經被調離荊州...
劉備那是在跟夏侯淵打定軍山之役...
所以把孔明掉上來...
但是..定軍山 都是法正在發揮...(孔明被當成花瓶擺!?)
只能說 劉備不信任孔明吧(怕留在荊州危險!?)
至於 吳國 魯肅 就是擅長陸戰..怎會說吳國 只靠海軍

[ 本帖最後由 8232770 於 2007-2-6 17:43 編輯 ]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7-2-6 20:55 |
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想取回荊州的話

那夷陵之戰就有發動的必要了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7-2-7 19:54 |
原帖由 f126814457 於 2007-2-6 20:55 發表
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想取回荊州的話

那夷陵之戰就有發動的必要了


當時 蜀國 才剛失去荊州,
且 蜀國 兵力不如 吳國...
北方 又有魏國 虎視眈眈...
所以是非常不明智之舉...
《三國食貨志》,全中國兵力約在八十萬左右,赤壁之戰後.“曹操三十萬,孫權十五萬,馬超十余萬,劉璋、張魯軍不下十萬,剩下的幾萬人就是劉備的”。
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不顧群臣反對,決意攻吳,企圖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
孫權向劉備求和不成,遂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徐盛、韓當、孫桓等部5萬人拒蜀軍,令平戎將軍步騭領兵萬人守益陽(今屬湖南)(可見當時吳國兵力略勝蜀國)
可見 如果沒有 夷陵之戰,蜀國也不會如此快速滅亡哩...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7-2-7 20:01 |
原帖由 f126814457 於 2007-2-6 20:55 發表
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想取回荊州的話

那夷陵之戰就有發動的必要了


當時 蜀國 才剛失去荊州,
且 蜀國 兵力不如 吳國...
北方 又有魏國 虎視眈眈...
所以是非常不明智之舉...
《三國食貨志》,全中國兵力約在八十萬左右,赤壁之戰後.“曹操三十萬,孫權十五萬,馬超十余萬,劉璋、張魯軍不下十萬,剩下的幾萬人就是劉備的”。
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不顧群臣反對,決意攻吳,企圖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
孫權向劉備求和不成,遂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徐盛、韓當、孫桓等部5萬人拒蜀軍,令平戎將軍步騭領兵萬人守益陽(今屬湖南)(可見當時吳國兵力略勝蜀國)
可見 如果沒有 夷陵之戰,蜀國也不會如此快速滅亡哩...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8-27 1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