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091|回復: 1

主要日本官位的介紹

 關閉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4-23 15:54 | |閱讀模式
關白 (令外官)
律令官制以外的官位,相當於唐代之丞相,並非太政臣之員,
乃平安時攝關政治所創之官位,後來成為榮譽性官員。

太政大臣 (太政官)
律令制中最高行政長官,別名大師,雖相當於唐代的相國,
但基本上無任何特別職務。

左大臣 (太政官)
平安時代令官,太政大臣以下的最高級官員,政務實權總攬的高官,
政事綱目及諸事總裁,太政官的政務也全由左大臣統領。

右大臣 (太政官)
職務與左大臣相同,但位居僅次於左大臣之下。
當左大臣缺任或兼任關白時,政務改由右大臣接理,
本身的右大臣主管政事及宮中禮儀、儀式的事宜,
是太政官中最高官員之一,故與太政大臣及左大臣合稱為「三公」。

內大臣 (令外官)
內大臣乃令外官,俗稱「內府」,中國唐代的內丞相的化稱。
僅次於左右大臣,負責參與政務,協助左右大臣。

藏人所別當 (藏人所)
平安時代所創,定員一人,藏人所的長官,負責詔敕的傳宣,
本為獨立官員,到了宇多天皇寬平九年(897),
由大納言藤原時平兼任別當後,多由左大臣或大納言兼任,
如左大臣兼任關白,則由右大臣兼任,自此成為慣例。

大納言 (令制官、太政官)
太政官次等官,共有四名定員,
「納言」的意思,依據「令義解」是指「下之建言上納予三公,
三公之諭向下宣詔」。

中納言 (令外官)
文武天皇大寶五年(705)初置,最初定員二人,後多加一人,
與大納言之職務相同,但不可代行高官職務,中納言又俗稱「黃門」。

近衛大將
近衛府長官,各設左、右大將一人,乃禁中兵侍總指揮,
下設中將、少將為副官,負責天皇行幸時的保護,由於非常重要,
故實為從三位之官員,近衛大將多由大納言或中納言兼任,
如大臣、納言不在或兼有他職,由參議兼任大將。

彈正尹
彈正台之長官,根據大寶令而設,相當於中國的御史大夫,
負責「掌管整頓事宜,彈奏內外官員違反之事」,
監察左大臣以下的官員違法等事宜。

卿 (中務、大藏、宮內、式部、刑部、兵部、民部及治部)
八省之長官,負責諸類事宜(教育、檢察等),
當中以中務、兵部及式部較重要,通常由親王(四品以上)擔任,
下設大輔(正五位下)、少輔(從五位下)、大丞(正六位下)、少丞(從六位上)
及大錄(正七位上)等副官。

參議 (令外官)
次於左右大臣及納言官的公卿,等於唐的宰相。

大弁官
弁官局的長官,設左、右大弁各一人,
左大弁負責中務、式部、治部及民部四省,
右大弁負責兵部、刑部、大藏及宮內四省。

衛門督
衛門府長官,設左、右衛門督各一人,
負責京城諸門的禁衛、出入京城的管制,
類似中國的九門提督;另外負責定時巡邏及檢察的工作。

藏人頭 (藏人所)
由於別當並不常置,故後來通以藏人頭為長官,
負責殿上機密文書,訴訟等處理工作,成為殿上最高執行官。

大膳大夫
另設權大夫一人,大膳職的長官,
負責管理諸國的雜物、菜果、醬肴等的調節、食物的調理等。

少納言
自奈良時代所創,共有三位定員,負責詔敕宣下的工作,
與大納言、中納言不同的是,少納言奏宣小事、次要之議而已;
另外負責天皇御璽的彫刻及太政官印的處理。

侍從
平安時代所創,屬中務省官員。

大監物 (中務省)
平安時代所創之官,負責大藏眷及內藏寮的出納記錄、國家倉庫的管理人。

大外記
平安時代所創,負責糾正、修改內記撰寫的詔書,同時又負責太政官的奏文,
本為臨時官,但不久成為定官。

(地方)
各國地方長官,平安時代所創,根據大寶令的解釋,守的職務是負責
「各國的祠社、戶藉、簿帳,百姓管理、勸農桑,各地方諸部的糾察,
舉薦人才予朝廷,司法訴訟、倉儲」等的事務。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4-23 19:40 |
看了這麼多官位發覺除了 守 有實質統帥軍隊權力 以外其他官位都是虛名
在亂世只有地方官擁有軍隊統帥權 中央官員毫無權力

迷之聲:果然地方官比較好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7-16 16: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