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86|回復: 0

[飲食保健] 運動前喝咖啡助減重!關鍵是:做什麼運動?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6-2 00:00
  • 簽到天數: 2686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17-8-31 19:41 | |閱讀模式
    2017/08/31 08:30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正在減重的人,可能都聽過「運動前喝一杯咖啡有助減少體脂肪囤積」的說法,但您知道什麼運動的效果較好嗎?許多人早餐習慣喝咖啡醒腦,順便看能否達到減重的效果,但您知道早餐該喝多少咖啡嗎?祕密就藏在研究文獻的大數據裡!

    在忙碌的生活中,咖啡已成為上班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近年研究更發現咖啡中的「咖啡因」成分是一種甲基黃嘌呤類(methyl-xanthine),會活化脂解酶(HSL),促使脂肪分解成游離脂肪酸,並釋放至血液中,若此時再搭配運動,減重效果會更顯著!

    咖啡提升運動燃脂力,「如何動」是學問!

    然而,運動種類琳瑯滿目,哪一種運動搭配咖啡減重的效果比較顯著呢?員林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黃映怜表示,2017 年《Clinic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al Imaging》曾刊載一篇研究針對 7 位 24 至 26 歲、體重 60 至 63 公斤、BMI 值約 22、有運動習慣的男性,隨機進行試驗。

    研究團隊要求受試者在運動前 1 小時喝熱水或喝咖啡(含咖啡因 5 毫克/公斤體重),接著進行連續運動 30 分鐘或間歇運動 30 分鐘,並在相同運動強度(最大攝氧量的 40%)之下,比較運動前、中、後的能量利用和呼吸交換速率。

    此處的「間歇運動 30 分鐘」,係指運動 10 分鐘 → 休息 10 分鐘 → 運動 10 分鐘 → 休息 10 分鐘 → 運動 10 分鐘的運動模式。結果發現,運動前喝咖啡,運動後 30 分鐘脂肪氧化速度,間歇比連續運動快 9 ± 5%;運動前喝熱水,間歇比連續運動快 6 ± 10%,代表間歇運動對脂肪氧化速度較有影響。

    而且,運動前喝咖啡,在間歇運動後 30 分鐘的脂肪氧化速度比喝熱水組快。顯示,喝咖啡結合間歇運動可促進運動後燃燒脂肪,不失為一個減少體脂肪的新方法!早餐時泡一杯香醇的咖啡飲用,可以提神醒腦,也有意想不到的輔助瘦身效果。

    早餐喝咖啡助減重,濃度的關鍵數字是「6」!

    黃映怜營養師表示,2013 年《Obesity》《肥胖期刊》曾刊載一篇單盲試驗研究,將 33 名受試者分為兩組,年齡層分布在 25 至 30 歲,一組為 16 名正常體重者(BMI 值 25 以下),另一組為 17 名過重/肥胖者(BMI 值 25 以上),

    2 組再各細分成 3 組,分別於進食早餐時喝白開水、淡咖啡(含咖啡因 3 毫克/公斤體重)、濃咖啡(含咖啡因 6 毫克/公斤體重),午餐則提供自助餐由受試者自行進食,為期 3 天。結果發現,在「過重/肥胖者」一組,早餐喝濃咖啡比喝水的人,平均一整天可減少熱量攝取 550 大卡。

    早餐喝濃咖啡比喝淡咖啡,可在午餐時減少熱量攝取 300 大卡,並在一整天減少熱量攝取 725 大卡;但,早餐喝淡咖啡比喝濃咖啡,在午餐時反而會增加熱量攝取 281 大卡。不過,對於正常體重者來說,早餐喝咖啡或喝水對於減脂瘦身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咖啡因減重只是「輔助」!每天不超過 300 毫克

    黃映怜營養師叮嚀,雖然已有多篇研究文獻證實咖啡因對減重有益處,但「咖啡只是輔助」,想要減輕體重,還是需均衡飲食搭配運動、多喝水才正確。此外,咖啡也不是喝得越多就瘦得越快,當一天的咖啡因攝取超過 500 毫克時,容易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易怒、心悸等咖啡因輕度中毒現象。

    因此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國人每日咖啡因攝取不宜超過 300 毫克。根據 2015 至 2020 美國新版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游離糖(額外添加的糖)攝取應小於總熱量 10%、飽和脂肪小於總熱量 10%。若以每天需求 1500 大卡為例,建議每日攝取小於 37.5 公克的游離糖,小於 17 公克的飽和脂肪,

    而超商糖包 1 條含 5 公克游離糖,1 天 8 條就超標了;超商奶精球 1 顆含 2 公克飽和脂肪酸,1 天 9 顆就超標了,因此選擇咖啡飲品時,建議盡量以「不加糖、不加奶精的黑咖啡」為主,以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導致減重計畫大破功。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2 06: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