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939|回復: 0

[中醫資訊] 疲累、濕氣重體質 中醫食療清暑利濕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6-3 00:00
  • 簽到天數: 2687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19-8-7 23:53 | |閱讀模式
    2019/08/07 文/蔡娟娟(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師)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潮濕又悶熱,若剛好本身水液代謝功能較弱,容易外濕引動內濕,產生倦怠、皮膚黏膩、身體沉重及容易疲倦、胸悶的症狀。有此不適病狀的患者不在少數,大約可分為兩類,以中醫的觀點,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平常食療也可調理。

    有一類患者是平常很少運動,經常抱怨容易有蕁麻疹或是水腫症狀,尤其夏天更是嚴重,不只流汗不暢,常自覺頭、面、胸口有悶脹感,皮膚也略感濕黏,肢體沉重。這樣的患者常有脾胃功能弱的問題,如果多吃喝冷飲、瓜類水果、生菜,將使症狀更為明顯。

    這類患者宜加強脾胃功能的建立,建議食療上可以吃四神湯,茶飲方面可以茯苓、白朮、山藥、黃耆(各兩錢以 1000 CC 的水煮滾後再燜煮 10 分鐘),此茶健脾胃利水氣,如酌量加點枸杞、紅棗,也能增添營養及美味,無須加糖徒增負擔;另外,每天散步快走增加代謝,以能夠稍微流汗為最佳。

    另一類患者,自訴平常流汗多,時常感到胸悶或腳汗多、胯下濕汗,甚至容易長疹子及紅瘡情況,若濕熱上衝頭面,更會自覺吐氣有熱氣、耳鳴,午後胸悶嚴重、心情鬱卒、排便溏濕黏膩、小便黃。這種狀況常為飲食肥甘厚膩,極少運動,長久在冷氣房工作的生活型態。

    這類病人除中藥調整體質,建議要在飲食上多注意,宜減少烤炸辣、麻油、酒、堅果類(花生、腰果、杏仁果)等高熱量食物,平時可飲藿香、白茅根、茯苓、白朮、薏苡仁(各兩錢以 1000 CC 的水煮滾後再燜煮 10 分鐘)等清熱、利濕、健脾胃為主的茶飲來調理身子,漸漸改善夏日身體不適症狀。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3 2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