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390|回復: 0

[飲食保健] 進補食物 特殊病史者酌量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6-2 00:00
  • 簽到天數: 2686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20-2-6 04:38 | |閱讀模式
    2020/02/06 記者鍾佩芳/台報導

    在寒冷的冬天,吃些暖身或進補的物,可以讓身心靈舒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提醒,本身有特殊病史(痛風、乾癬、紅斑性狼瘡等)病人應酌量攝取,享受過後如果皮膚有狀況應及早就醫,接受正確治療,但不需要過度焦慮。在寒冷的冬天,吃些暖身的火鍋、羊肉爐、薑母鴨是多數人習以為常的事,如果能搭上爽口的啤酒更是一大享受,但是以上的搭配可能在短時間讓血中尿酸濃度上升,這時「痛風」可能就會找上門了,如果病人本身有腎臟功能不佳,或是在服用特定藥物(例如利尿劑),甚至過去就有高尿酸血症或是痛風病史,發生的機率就更高了。痛風是常見的關節發炎病,發作時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

    一般痛風急性期在午夜或清晨的時候發作,症狀可以持續幾天,甚至好幾個禮拜。此外,某些情況如大量飲酒、關節受傷、脫水等可能會讓痛風急性期較容易發作。痛風在急性期的症狀:紅、腫、熱、痛,和細菌感染造成的蜂窩性組織炎可能非常類似,病人常常無法區分,因此在皮膚科門診也常碰到急性痛風發作的病人,這時詳細的病史詢問(過去是否曾發生類似狀況)、理學檢查(是否在痛風好發部位)便是醫師診斷的重要依據,必要時需搭配特殊檢查(血液、甚至關節液)幫助鑑別,若是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急性痛風則應使用止痛搭配抗發炎藥物(如秋水仙素)治療,視情況使用降尿酸藥物。

    急性蕁麻疹(台語:起清膜)俗稱風疹塊,則是另一類常見,可能因物誘發的皮膚病,冬令進補的物中常會加入各式食材、藥材、香料或是酒類,患者可能對其中某一種、或數種物質本身產生過敏反應,也可能因為食材存放過久產生的代謝產物誘發急性蕁麻疹。發疹時病人會產生大小不一、通常很癢的膨疹,這些疹子可能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是又會長出新的疹子,如此起起伏伏數天至數星期不等,病人需接受口服或注射抗組織胺治療,症狀嚴重時可搭配短期口服或注射短效類固。一般小於六週者稱為急性蕁麻疹,大於六週者稱慢性蕁麻疹。 無論是急性或慢性蕁麻疹,治療以抗阻織胺為主,一般而言,傳統的抗組織胺比較有效。

    這裡要提醒民眾,要辨別究竟是什麼造成急性蕁麻疹發作,詳細的病史詢問、釐清近期接觸物質,多半比抽血檢查過敏原更有幫助,即便無法明確找到誘發的過敏原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治療的原則不變,多數病人在未來不需特別限制飲食,也不一定會再發生急性蕁麻疹。另外藥物或毒感染也可能引發急性蕁麻疹,如果發疹前有接觸新的藥物或是有感冒、發燒、腹瀉等症狀,亦需告知醫師。蕁麻疹患者日常活應注意的事項亦如其它皮膚病的病人,還是以避免菸、酒、辛辣刺激性及不新鮮的物為宜。患者如能確實做到,皮膚之不適,應可獲得最大之改善。第三類要提醒病人注意的病則是免疫性皮膚病(紅斑性狼瘡、乾癬等)。

    這些病的成因雖然不是食,而是皮膚本身的免疫系統過度活化或失調造成,卻可能因為進補的食中,加入會活化免疫系統的中藥材(例如靈芝、人參),造成疾惡化或是大發作,本身有這類病史的病人應避免過度食用進補食材。另外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生理學雖有皮膚免疫細胞活化造成皮膚發炎,但是大部分的病人只要在冬天勤擦保濕乳液,即可減少因冬天皮膚過度乾燥引起的發炎現象,不一定會受到食的影響,因此患者及家屬亦無需過度緊張,患者或家屬可以做飲食日記,紀錄是否真的每次接觸特定物就會讓皮膚炎惡化,這類情況在兒童較常見,特別是 2 歲以下,成人異位性皮膚炎則多半食不會影響發作程度。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2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