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253|回復: 0

[中醫資訊] 失眠調理臟腑 補瀉陰陽氣血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6-17 00:00
  • 簽到天數: 270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20-5-11 02:23 | |閱讀模式
    2020/05/11 記者李叔霖/台報導

    、壓力、家庭、人際關係等因素;精神上的過度反應、身體諸多病或疼痛、不當使用藥物都會使睡眠品質變差。失眠雖不是嚴重病,但也不能忽視它的存在,長期失眠或是睡眠不規律,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功能運作。執業中醫師陳芳渝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睡眠和陰陽協調有關,陽入陰則寐,陽出陰則寤,人體陰陽消長隨著日出日落有所變化。此外,中醫治療失眠又分實證與虛證,根據體質、症狀、病因病機,調理所病臟腑,補瀉陰陽氣血。所謂寐就是入睡,所謂寤就是睡醒。陳醫師指出,造成失眠因素有很多種,包括作生壓力大、情緒心理因素、精神焦慮、外在環境因素等皆可能造成失眠。病患有時難以入睡,有時好不容易睡著,卻又容易醒、多夢,甚至早上起床感覺很疲倦,這些都是睡眠品質不好的表現。

    陳芳渝醫師指出,中醫療法又分實證與虛證,倘若是實證又有兩種,肝鬱化火者常見個性急躁易怒、抑鬱、精神緊繃焦慮、胸口煩悶,伴隨頭暈脹痛、目赤、口乾口苦、便秘、小便色黃等症狀,治宜疏肝瀉火,佐養血安神,常用龍膽瀉肝湯、加味逍遙散、柴胡湯系列等。痰熱內擾者常見痰多胸悶、眩暈心悸、四肢重著,中醫常說胃不和則臥不安,這類證型病人常見腸胃道不適,比如食慾不佳、噁逆、噯氣、胃酸多,治宜清痰化熱,佐以安神,常用溫膽湯等。虛證又有三種,陰虛火旺者時常熬夜,睡前心煩不安難入眠,伴隨手足心熱、口乾口破、舌尖紅,或伴有頭暈、健忘、耳鳴、夜尿頻繁、腰膝痠軟等症狀,治宜滋陰降火,養心安神,常用黃連阿膠湯、天王補心丹、知柏地黃丸、百合、茯神、酸棗仁等。

    心脾兩虛者常見眠時多夢易醒、心悸健忘、身體疲乏、無力倦怠、飲食無味、面色較無光澤,治宜補養心脾,生氣血,常用歸脾湯、黨參、黃耆等。心虛膽怯者常見眠時做夢易驚醒、易受驚嚇、氣短倦怠,治宜益氣,鎮靜安神,常用安神定志丸、龍骨、牡蠣、琥珀、母等。治療時搭配針灸治療,效果會比較好,有助鎮靜安神,常取內關、神門、三陰交等穴位,也可用耳朵的耳神門貼上耳珠,輕壓耳珠有助刺激穴位。呼籲睡前溫熱水泡澡泡腳,有助舒緩緊繃感,睡前一小時不玩手機,睡前三小時避免劇烈運動,倘若是容易夜尿者,睡前一小時不喝太多的水。 中醫之道不講征服自然,而是順應天時。當人的生規律與自然規律相符,天人合一則康長壽、長命百歲,否則罹患病、提早衰老。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4-6-17 0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