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80|回復: 0

[轉貼]從垃圾分類談起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06-4-30 14: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從垃圾分類談起
臺灣的民生經濟十分活絡,各項消費科技產品也非常進步,但是談起臺灣的空氣水質食品的污染或品質,相信大家絕對都是搖頭嘆氣的!奇怪的是臺灣許多的環保法規卻是世界最嚴格,譬如即將開罰的垃圾強制分類政策,已經引起國外媒體好奇,想說這種政策連先進國家都做不到,臺灣怎有可能實施?

例如購物袋不能隨意發放,卻可以1塊錢買更厚更難以分解的塑膠?造成大多數人仍然願意花區區1元購買,也仍然隨意將這些更難以分解的處理塑膠袋丟棄,絲毫無法達到塑膠袋減量的效果,反而增加垃圾處理的困難,這都是全球罕見的規定。實施不見成效,只見擾民不斷!政府不負責任的只做簡單的立法動作,而真正該落實的行動卻因為無力改善而刻意規避!


像這樣的車照”正常程序”在臺灣是領不到牌的,只能放在後院觀賞。
日前曾經討論過WTO新古車進口的話題,當92年政府開放進口時,表面上是開放市場的德政,排除之前僅准留學生,外交官攜入自用一年以上舊車的不公平政策。但是原來規定只需要完稅後,再到監理所做一般領牌驗車程序既可掛牌的措施,卻改變為每部進口的舊車都必須依照當時新車檢驗標準辦理,舊車當新車驗!

臺灣車輛排氣管制的法規標準,目前是全球數一數二嚴格,要這些幾年前依照當時環保法規生產的車輛通過現今法規,擺明刁難,並且極容易打開一條特權機會!在各汽車雜誌中常見代辦中古車進口驗車"**錢包過",這種廣告透露著什麼訊息?頗令人暇想,這種不合理且造成不公平的作法,令筆者十分不以為然。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以筆者的瞭解:有實力的廠商可以找方法改變車輛引擎控制系統送驗,驗完過關後,又回復原來的樣子進入道路行駛,日後的定期驗車在現行監理體制下根本不具威脅。原本已經在道路上行駛的舊車,也不見被要求以現今環保標準檢驗 ,也就是說,真正在道路行駛的車輛沒人管,但卻要打高空對進口舊車宣戰。

  
而且大公司集體進口的新車進口採抽測制,得到原廠技術支援的代理商送驗車,難到就沒有動手腳的可能?與其同型的其他新車就可以如此逃過一劫,只有單槍匹馬的同型舊車需要逐車比照新車標準檢驗,這實在無法不另人懷疑這又是政府屈服利益團體,明為開放,實際上難以放行,刻意壓制這個市場。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見進口舊車商見招拆招,唯一犧牲的是臺灣生活環境繼續被破壞,得利的則是國內車廠,還有那些做了也等於白做、只管收檢驗費的檢驗單位。這種無謂浪費資源又無益社會的行政措施,充斥在我們的政府,這實在非國人之福。

附註1.現行進口車主要課稅內容:

進口小汽車應繳進口稅費(包括進口稅、貨物稅、營業稅及推廣貿易服務費)之計算方式及適用之稅率,不因其為新、舊而有別。各項進口稅費之計算方式如下:
完稅價格=離岸價格(FOB)+運費(FREIGHT)+保險費(INSURANCE)
(一)進口稅=完稅價格×進口稅率(配額內稅率23.2%、配額外稅率60%)
(二)貨物稅=(完稅價格+進口稅) ×貨物稅率
25%(排氣量2,000CC以下者)
35%(排氣量2,001CC以上者)
(三)營業稅=(完稅價格+進口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

附註2.來自財政部關稅總局的警語:

我國進口小汽車之總稅費(包含進口稅、貨物稅、營業稅及推廣貿易服務費)稅負仍高,故進口舊汽車並不一定合算,請慎重考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10-28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