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00|回復: 2

亞健康人群如何保健

 關閉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1-2-25 01:04 | |閱讀模式
一個人從父母那兒遺傳了XX或XY染色體,從一個受精卵到桑果形胚芽,從小蝌蚪的形狀到初具人形,經歷了不同的胎兒階段;出生後不同的餵養方式,母乳喂養和人工餵養;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小學、初中、高中教育,不同的高等教育水平;不同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不同的童年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徵;不同的社會經歷和社會地位;不同的經濟基礎,不同的生活規律,不同的身體狀況,由此也就產生不同的保健要求。 至於生活中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不適症狀,患有不同的急性和慢性的疾病,或處於不同的疾病發展階段。 這顯然不能用一個通用的原則去吃同樣的藥,去遵循同一個所謂的時髦保健理論,去執行同一個保健方案!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假如一把鑰匙能開所有的鎖,那豈不亂了套了?

身體不舒服了,生病了,任何人都知道後果,只是沒有醫生懂得多而已。 告知病人所患疾病的危害性固然重要,但這是醫生的活兒,很多健康書籍純粹成了教科書改編版,或者就引用死亡率、病死率,再加上簡單的舉例,這管事嗎? 或說這個病人不吃藥、不看病就死了、就慘了、就殘了,這樣的語氣不是健康宣傳的方式和方法。

正常人有不舒服症狀自然要就診,醫生為其治療是重要的,但是,醫生給患者和保健者,把疾病的發生原理通俗的講懂、講通,告訴病人疾病該如何預防更為重要。 對於醫生來說,應該了解各種疾病發生髮展的危險性以及可能難以恢復的後遺症,但是給不學醫的人說疾病的危害性遠遠不如及時正確處理和告知怎樣預防重要。 指望講座和保健書籍就能看病,無疑是貽害百姓。

傳播健康理念,尤其是因人而異的保健方式,讓每個人學會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形成適合自己生理內環境穩態的保健方式,才能維護身心的和諧。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也講究了。 人們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 但人們仍然還是沒有解決過多的熱量攝入、不平衡的營養搭配問題。 越來越少的運動、快速的生活節奏帶來的壓力,以及許多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都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時下越來越花哨的“健康知識”鋪天蓋地,加之每個人吸收知識的習慣不同,容易對一些“保健”信息“各取所需”,容易接受傳聞中時髦的保健觀點。 各種保健信息被“斷章取義”商業化地傳播很危險,這就迫切需要以正視聽!

一旦醫學科學被教條地加以引用和實施,特別是再加上商業目的,這樣保健的不良後果是有目共睹的,也是貽害大眾的。 因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學醫,學保健! 醫學科學講究共性和普遍性的統計和研究,以利於指導臨床醫生的實踐。 學醫者思維習慣的不同和處理不同案例的差異,造成了許多醫生教條的思維模式,以醫學共性去對待個體而不加變化,面對門診病人開出同樣的藥方;造成了大眾追捧同樣的補品和食物,形成了不管什麼疾病都只用什麼藥的習慣。 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決定了醫生的水平和學術層次,這也對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最時髦的醫學概念是循證醫學,也就是經過科學統計驗證,並加以規範指導治療的醫學。 但是循證醫學被以一種很“正統的”方式教條化,似乎門診看病不是為了給病人解決症狀,而是為了給循證醫學統計收集更多的“標本”! 部分知名“專家”不再去傳授臨床經驗,而更多地專注於藥商提供的用藥信息,只會說藥而不會治病。

其實循證醫學是一個科學的統計和帶有指導意義的治療原則,或者說是讓醫生思維習慣更加科學,措施更加規範,更加具備法律意義。 但是,許多人由於相信保健常識和知識應用上的教條,門診千篇一律的用藥,每天千篇一律的定時定刻定量的服用著、其實沒什麼大用的保健品。 一個營養學、藥物學上的新發現,有時還是實驗室科學家剛剛發布的動物研究結果,往往迅速就演變成一種時髦的食品或保健品,紅極一時直至跟風者無數。 使用並不對路的保健品,用自己的身體去驗證時髦觀點的人們,恰恰忘記了一個根本的問題:人體的個體化,就是因人而異的保健思路和保健方式。 再者,病因治療一直是所有疾病治療的最高原則,不去除病因,何以治療? 循證醫學再偉大,再科學,總不能忽略規範的診治過程和最基本的病因治療。

對只有不舒服的症狀而未進入疾病狀態的這段時間,有人發明了一個新詞:亞健康。 其實,亞健康就是不健康,只是好聽點兒而已,它代表的是一種失衡,身體調節的失代償狀態,它考驗的是身體的承受能力、適應能力和調節能力,身體素質好壞看的就是這種調節能力,而不看體力、塊頭乃至財富。 當然,體能好、臟器功能好,也是身體素質好的一個方面。

亞健康再進一步就是疾病前狀態,從正常狀態到疾病,從疾病到正常康復的保健還是要堅持個體化原則。 就像兒科用藥,應該計算體重後用藥一樣,成年人的保健健康的生活以及看病同樣也需要個體化! 可以問這樣一連串問題:喝普洱茶、吃苦瓜真的就對每個人都有用? 吃紅薯就真的能抗癌? 若說吃什麼就補什麼,那吃豬皮就補人皮? 吃牛鞭就能壯陽? 吃珍珠就能美容? 膽囊炎就不能吃雞蛋? 雞蛋的蛋黃不能吃? 膝蓋疼就不能走路? 綠豆能夠包治百病?

很多媒體網站可以看到“疾病”的治療新突破;也有這樣的商家,說自己的產品多麼多麼好,什麼“神”水能降壓,能降低“三高”,用無所不能的推銷方式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圈子裡,忽悠並加以“親情關心”打動那些有病亂買保健品和器材的人們。 什麼什麼儀器能降壓能治愈中風腦血栓,許多人花了“銀子”,沒有找到康復的感覺,疾病並沒有得到控制,那些儀器便成了擺設。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語
脫毛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1-4-22 16:28 |
其實要保健很多時候就是要遵從老生常談的規則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1-4-22 16:29 |
也就是多運動、均衡飲食啊什麼的,可是說易行難吧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7-18 1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