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49|回復: 0

園藝教室1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2025-9-22 16:47
  • 簽到天數: 65 天

    [LV.6]常住居民II

    發表於 2011-11-5 01:02 | |閱讀模式
    光線篇(一)

    適度的光線對於植物而言非常重要,
    因為植物生長所需之養分主要來自於植株本身所蘊含之葉綠素,
    經由光合作用產生養分,提供其生長發育之所需。

    過多的光線或缺乏光線都會造成植物本身的傷害;
    因此必須注意其所處環境之光線是否恰當,
    至於究竟要多亮才稱得上適當,可以說是因植物特性不同而異,
    在此就光線的來源、植物所需之光線強度以及光線對植物的影響逐一加以說明。

    光線來源

    1.自然光線

    自然光線主要來自太陽的光線,
    大部份的植物所需要的光線皆來自於太陽光,
    由於太陽光線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季節的不同及天氣的變化,
    因此無法以植物所需要的最適當強度來供應其所需,
    栽培者必須配合植物特性,營造出適合植物生長的光線強度,
    如此才能使植物在最佳的光合作用效率之下,提昇成長發育的速度。

    2.人工照明

    a.功能:由於自然光線的無法掌控,因此人工照明就顯得格外重要,
    人工照明的功用有很多,有時是為了彌補自 然光線的不足,
    或為了打破植物休眠狀態以促使其繼續生長,有時是為了裝飾美觀。

    b.器材:一般人常以普通的熾熱燈泡照射植物,
    以為如此一來,不但提供了光線亦提供了溫度,一舉兩得,
    其實 這是錯誤的想法;由於熾熱燈泡會不斷發出高熱,
    一不小心就會導致葉片枯萎、植株軟化,
    因此最好是採用長型燈管,
    可用日光燈或直接至花卉專賣中心購買植物專用照明燈,
    園藝先進的歐美國家,類似的產品相當繁多。

    c.方式:人工照明時將燈管直接置於植物上方垂直照射,
    燈管後方可加裝反光型燈罩或錫箔紙,
    植盆下方可鋪放白色鵝卵石(或白色小石子)以增加光線反射的使用效率。

    d.距離:一般觀葉植物約距離光源30~50公分,
    開花型的植物則需要較多的光線,距離約15~30公分,
    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可放於較近之距離約15~20公分處。

    e.光線測量:可以光度計來測量人工照明之光線強度,
    通常夏季戶外之明亮處(非陽光直接照射)
    每平方英尺約需要18~22 瓦的光線量,
    依此視狀況遞增或遞減以滿足植物之所需。

    f.觀察:使用照明一陣子後必須觀察其效果如何?
    觀察重點以葉片是否枯焦?植株是否軟化下垂?
    如果有此現象,表示距離太近必須加以調整,
    如果葉片呈現顏色漸淡且植株有突長現象,則表示距離太遠了。

    光線篇(二)

    光線的需求

    光線的需求由強而弱,依序可區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1.全日照

    a.定義:植株一整天皆能接收日光的照明

    b.地點:室外無遮陰處或靠南向之窗台
    (因為太陽為東西向,因此置於南向可避免上午下午的困擾),
    但夏季需予以適度遮光。

    c.植物種類:適合多數開花植物,
    例如:百日草、雞冠花、彩葉草、九重葛、馬纓丹、孤挺花、向日葵、薔薇、、等等。

    2.半日照

    a.定義:植株一整天當中部份時間能照射到日光

    b.地點:設有遮光設備(例如:遮光網)
    的戶外或東西向窗台或部份遮光之南向窗台。

    c.植物種類:適合許多室內開花及觀葉植物,
    例如:非洲菫、大岩桐、鳳仙花、虎尾蘭、聖誕紅、辣椒、小蝦花、變葉木、、等等。

    3.明亮

    a.定義:接近光線但卻不受日光直接照射。

    b.地點:無日照之窗台或透明玻璃之室內窗戶邊
    (靠窗約15公分內)或有遮棚之室外。

    c.植物種類:適合許多觀葉及開花植物,
    例如:觀賞鳳梨、椒草、網紋草、白鶴芋、鵝掌藤、仙客來、杜鵑花、、等等。

    4.半遮陰

    a.定義:光線強度中等,但肉眼仍感覺明顯清楚。

    b.地點:戶外稀疏的樹蔭下或室內靠窗戶邊(靠窗約30公分以上)。

    c.植物種類:不適合許多開花植物,但部份觀葉植物適合。
    例如:長春藤、袖珍椰子、虎尾蘭、巴西鐵樹、網紋草、等等。

    5.遮陰

    a.定義:光線較微弱,但肉眼尚能區辨文字。

    b.地點:戶外濃密樹林底下或距離窗戶甚遠(一公尺以上)
    之室內或無窗戶之室內。

    c.植物種類:不適合開花植物,少樹觀葉植物能適應。
    例如:蕨類、網紋草、巴西鐵樹、萬年青、黃金葛、、等等。

    6.陰暗

    a.定義:幾乎無光線存在。

    b.地點:暗房、洞穴、、等等。

    c.植物種類:除少數菌類、蘚苔類植物、或發芽期植物
    (例如:綠豆芽)之外,一般植物難以生存或成長。

    光線篇(三)

    照明之原則

    1.切記多數植物所喜歡的是『長日照』而非『強日照』,
    許多栽培初學者往往為了促使植株夜以繼日不斷的成長,
    以快速享受開花結實的樂趣,因此不擇手段的施予強烈的光照,
    不但白天任其曝曬於強烈陽光之下,連夜晚都以近距離方式加強人工照明,
    最後往往加速植物的死亡;
    其實若是迫不及待想讓所栽種的植株早點長大,
    應該以較溫和方式讓植株接受較長時間且較柔和之光線,
    如此較容易達到所欲之目標。

    2.光線的補強:室內光線的補強除了人工燈管照明以外,
    尚可將周遭環境或牆壁粉刷成白色,產生反射的效果,
    以增加光線亮度並減少室內植物向窗口外彎的現象。

    3.向光性的克服:多數置於窗台之室內植物常因向光性而造成莖向外彎的現象,
    除了以上述方法克服之外,亦可以將植株換個方向生長,
    以抵銷其彎曲的程度。

    4.光線的誤判:人的視覺對於光線的敏感度是相當微弱的,
    一般我們只感受到晴天、陰天的光線強弱及室內、室外的光線差異,
    卻無法明顯察覺究竟所處環境的光線亮度為何;
    舉例來說:你可能只知道曝曬於強光之下與透過紗網的光線同樣刺眼,
    但你可知道兩者的光線強度可能相差一倍之多,
    難怪人類需要藉助防曬油來防止皮膚被曬傷;

    但對植物而言,光線卻攸關其生長存亡之計,
    因此其發育的表徵就是最佳的光線指標。
    為此,栽培者必須克服本身對光線先入為主的觀念,累積經驗,
    必要時可藉助光度計,才不會因本身的誤判,遺害植物的生長。

    5.光線的需求因植物特性而異:
    一般而言,仙人掌及多肉植物所需要的光線最多且最強,
    甚至連夏季的強烈日光都能適應;其次是花卉型植物,
    需要足夠的光線才能長出美麗的花朵,可將其直接種於室外;
    觀葉植物則需明亮的光線,但不需直射的日光,
    其中以斑葉的植物需要較多的光線,
    否則會導致發育不良甚至斑點淡化消失
    (因為植物為了提供更多的養分,於葉片長出更多的葉綠素以行光合作用);
    耐陰性植物、蕨類及蘚苔類植物則只需要少許的光線即可成長。

    6.冬季休眠的主因:很多植物一到了冬季就會出現生長緩慢甚至停滯的現象,
    此時枝葉不再翠綠甚至枯萎脫落,植株無法開花、、等等現象一一出現,
    造成此種現象之原因除了溫度較低超出植物本身生長適合溫度之外,
    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光照的時數減短了;
    多數的植物每天需要超過12個小時以上的光線照明,
    由於進入冬季以後,白天時間逐漸縮短夜晚時間隨之加長,
    植物本身明顯感受到氣候之變化,因此降低本身新陳代謝的速率以求自衛,
    這種冬眠的現象可以溫室空調及人工照明來解決。

    7.隨季節變換調整擺放的位置:
    例如本來夏天置於桌案前的植物可改將其擺在窗台,
    原本夏日擺在遮陰處的植物可考慮加裝紗網置於光線底下;
    但轉換的過程必須以漸進的方式進行,不可一下子讓其光線強度變化太大,
    否則亦會造成適應不良甚至受到傷害。
    此外若是將原本置於戶外或明亮處的植株移入室內觀賞,
    則應該要注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他移回較明亮的地點,以免生長發育漸趨不良。

    8.透明的玻璃及通風的紗網皆有阻光的效用:
    雖然兩者看起來似乎對光線不構成什麼阻礙,但其實可遮掉光線也不少,
    玻璃約可檔掉5%~10%的光線,紗網約可檔掉30%~50%左右。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9-23 0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