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33|回復: 0

要健康生活 做運動天天流點汗

[複製鏈接]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5-9-11 00:00
  • 簽到天數: 3152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皮卡丘 Lv:100
    發表於 2012-1-2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風I 於 2012-1-2 22:36 編輯

    2012/01/01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運動有益健康,為何流汗後會感覺神清氣爽?醫師表示,運動可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大腦也會分泌腦內啡,讓人快樂、心情愉悅。

    執行觀念:運動後腦部會分泌腦內啡

    「葡萄糖是細胞能量的來源。」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說,一般情況下,食物經消化後會轉化為葡萄糖,提供人體細胞運作必需能量,一旦葡萄糖過多,就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堆積。

    不過,持續性的運動卻能增加身體的耗氧量,肌肉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也會增加,讓身體新陳代謝變好。此時,過量的葡萄糖將走「分解」路線,不會以「合成」方式將多餘能量形成脂肪,較不易變胖。

    基本上,身體的耗氧量增加,新陳代謝速度提高,腦部會分泌大量的腦內啡,這是為何流汗後會覺得舒服,心情也跟著變好。此外,運動可增加身體好的膽固醇,保護心臟能力會變好,下肢血液循環也較佳。

    執行方案 1:做耗氧運動 僅守 333

    雖然泡湯、舉啞鈴等運動也會流汗,不過,身體耗氧量卻不如快走、有氧舞蹈等運動。李文齡建議,民眾運動時應謹守「333 原則」:

    3:每周最少運動 3 次

    3:每次至少 30 分鐘

    3:心跳達到每分鐘 130 下

    能做到以上,心肺功能才能真正「活動」,加快身體新陳代謝。

    執行觀念:吃麻辣火鍋的流汗不算喔

    此外,有人說,我有吃麻辣火鍋啊,有流汗呀!雖然新陳代謝速度可暫時加快,但實際的耗氧量並不大,且有時吃下肚的熱量,可能遠大於身體能量消耗。

    執行方案 2:病患運動前 諮詢醫師

    另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友、心臟病友、下肢血液循環不佳、中風或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運動時得特別留意。李文齡指出,因運動需耗氧,若本身動脈血流阻塞,血液中的氧氣無法順利傳送,腿部在無氧狀態下恐怕會出現痠痛、跛行。

    她建議,患者運動應經過復健師或職能治療師評估,設計適合的運動方式;至於心臟病患可先透過外科手術、心導管或藥物治療,再請專家給予溫和的運動健身指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9-11 0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