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4
今天是大年初二,根據氣象局的天氣預報,大年夜因受到冷氣團發威,氣溫下探到攝氏 11 度左右,這樣濕冷的天氣將持續到初四,估計要到初五才會稍稍回溫。在年節期間,民眾享受各式各樣的美食,但怎麼覺得吃這個癢、吃那個也癢呢?就醫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是罹患了俗稱「冬季癢」的冬季濕疹,皮膚癢的情形寒流過後尤其明顯!
醫師解釋,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乾燥性濕疹,是冬天最常見的皮膚病。起因是皮脂腺分泌減少及皮膚水份減少,造成皮膚乾燥,使神經變的敏感,造成皮膚癢的症狀。而皮脂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分泌油脂減少,容易發生在中年以及老年人的皮膚,特別是下肢皮膚部份。每當冬季氣溫降低時,皮膚血管收縮造成皮膚水分含量下降,加上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而且空氣濕度也較低,皮膚便開始產生乾燥、緊繃、搔癢、甚至脫皮等狀況,這就是所謂的「冬季癢」。
醫師指出,四肢是人體最容易乾燥的部位,小腿往往是最早出現冬季濕疹的地方,其他像大腿前面、前臂外側也都是好發部位。此外,容易磨擦的部份,像男士繫腰帶的部位、女士穿戴太緊的胸罩,或是緊身衣物壓迫摩擦的部位都容易發生。臨床上可以見到的症狀就是皮膚乾燥,合併大量的脫屑,因為搔癢難忍,所以往往抓得遍體鱗傷,更嚴重的情況會乾裂流血。
要如何改善冬季癢的情形呢?醫師建議,在預防方面,第一,可以補充大量水分,如果老人家怕睡前喝太多水,晚上會常起來上廁所,可以在白天多喝水。第二,要增加皮膚油份,防止水份蒸發,老人家因皮脂腺功能退化,皮膚油份往往不夠,因此建議儘量減少洗澡次數,水溫不可過熱,少用肥皂或只用適合乾性皮膚的肥皂、沐浴乳。
此外,醫師也建議一般乾燥的皮膚,可以乳液塗抹,但嚴重的乾燥皮膚,則須擦凡士林才能解決。保濕的時機相當重要,應在浴室中剛洗完澡擦乾身體時就擦,這樣才能將身上的水份鎖住,達到最好的效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