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25 文/趙允慶 譯者/譚妮如 ── 摘自《台灣廣廈出版社》 檸檬樹國際書版集團
家中孩子的活動空間要能保持整潔,是媽媽的一項艱鉅工作。想讓孩子們最常使用的書桌整齊有序,若對著孩子們說:「把書桌整理乾淨吧!」孩子們常做的事情是把書桌上的書籍草率地放置在書架上,鉛筆和雜物一股腦放置在抽屜裡。
但孩子們需要學習的不是將書桌全面淨空,也不是讓孩子們將正在閱讀的書籍和散落一地的文具用品草率清理隱藏,而是要讓孩子們學習整理方法。
丟棄
孩子們不喜歡媽媽丟掉自己的東西。當他們知道媽媽丟了他們的東西時,即使是一件紙做的作品,都會覺得心痛,這就是他們的心理。比起叫他們無條件丟棄,更重要的是要告訴他們丟棄物品的重要性。
減少物品數量
與其擁有很多東西,最好只擁有自己需要的。不需要的雜物是弄亂周圍空間的主謀。媽媽要告訴孩子們說,擁有適當量比擁有很多東西更加幸福。比如:書架上塞滿了書籍,書籍很難再放下去,太多沒有必要的書籍必須丟棄。
分類
教導孩子將同類物品收納在一起,書桌上的書可以依照教科書、筆記本、薄書和厚書、顏色、新書和舊書等標準來分類。孩子們比長輩的書籍分法更多,為了尊重孩子,當孩子說這種分法不方便時,引導他們做新的分類。
分隔空間
上小學的孩子們已有足夠的能力製作簡單的隔板。牛奶、餅乾盒等是可以輕易找得到的材料。抽屜內的結構應設計為可以收納大型物品、小型物品、長條形物品等。整理也可以成為愉快的娛樂,最重要的是帶著關心的心情稱讚孩子們。
養成整理習慣
指導孩子物品「用完之後」放回原位。想將書桌整理乾淨,現在只剩下實踐。規則簡單,使用過後盡可能將物品放回原位。若在物品前貼上標籤,有助於熟悉物品的位置。
趙允慶的提醒
訂定彩色鉛筆 5 枝、簽字筆 1 打、剪刀 2 把、膠水 2 個等所需要的個數。使用的物品和預備用品各 1 個最妥當。其餘的另外放,等都用完時再補上去。有助於改善取出看得見的物品而且又馬上弄亂的習性。
孩子們不懂得自己訂時間整理。即使訂了整理的時間也會忘記。不是說:「為什麼這麼亂?」而是說:「從現在開始整理吧!」並正確地告訴孩子們整理的時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