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新勢力綜合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29|回復: 1

嘉寶果[樹葡萄]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3-3-8 0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嘉寶果為常綠性的小喬木,分類上屬桃金孃科(Myrtaceae),與常見的番石榴、蓮霧等果樹同科。其學名為 Myrciaria cauliflora ,拉丁文 ' cauliflora権N指枝幹上開花結果,而英文名為 Jaboticaba ,指嘉寶果果皮很厚的特性。由於嘉寶果結果期集中,暗紫色的成熟果實好似葡萄滿掛於枝幹上,因此國內又稱之為「樹葡萄」。

因為奇特的結果特性與果實風味,加上枝條形態優美、細緻,植株適合本地氣候栽培,近年來嘉寶果在台灣的苗木市場悄悄竄起,成為新興的盆景及庭園用樹。事實上嘉寶果原生於巴西大西洋海岸的湖塘岸邊,常形成灌木叢林,在當地已形成一果樹產業。台灣於 1962 年自巴西引入苗木, 1967 年自夏威夷引進種子,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曾於 1973 年進行實生繁殖,至今仍有種原原地保存,國內多數苗木業者的嘉寶果植株多源自於此,目前栽培地多分布於中南部,屬零星栽培。


二、分類與品種:

  嘉寶果有 4 個原種,分別是:

(一 ) Myrciana cauliflora Berg. :即 M. sabara ,原生於高地,樹勢及果實較大。

(二) M. jaboticaba Berg. :又稱為大嘉寶果( great jaboticaba )。

(三) M. tenella Berg. :果實較小,果徑約 6 公釐,其餘原種果徑可達 1.6-4 公分,本種原生於乾旱地。

(四) M. trunciflora Berg. :又稱為長柄嘉寶果( long-stemmed jaboticaba ),葉子及果實較小,果柄長。

  上述的四個原種中,以 Myrciana cauliflora Berg. 最常用於果樹栽培,選拔出的品種有:早生且一年可生產4期果實的‘Sabara謹B中生品種‘Rajada'、大型果的‘Paulista'與‘Branca',以及常用於果醬等加工用途的品種‘Ponhemas'等。



(Jaboticaba)為大西洋沿岸巴西(Brazil)原產。 台灣於1962年自巴西引進苗木,1967年自夏威夷引入種子,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曾於1973年進行實生繁殖。


果實在花謝後30~70天成熟,果實球形,狀似葡萄,因有名叫樹葡萄。果徑1~3公分,成熟果紫肉透明似糊狀,柔軟多汁。採果後經2~3日後熟軟化,經儀器測量其甜度平均達到13至17度,美味可口。

三、形態與生育特性:

  嘉寶果植株枝條非常茂密,自靠近地面處向上即有分枝產生,若不經修剪,經年逐漸形成橢圓形樹冠。 1-2 年生苗木生長緩慢,不適合露地栽培,實生苗木一般在種植後 6-10 年開始結果。

  嘉寶果的樹皮甚薄,呈灰白或淺褐色,果實採收後至萌發新芽期間,老舊樹皮會剝落。嫩葉為淺紅色,成熟葉為深綠色,葉型為披針至橢圓形,葉長約 1.5 至 3 公分,葉對生,葉柄短,花為白色,單生或簇生於樹幹及枝幹上。果實圓形或扁圓形,外表堅硬光滑,狀似葡萄,未熟果果皮綠色,隨成熟度增加而轉為深紫色,目前台灣常見栽培品種的果實直徑為 2 至 2.5 公分。果肉多汁且甜,糖度為 13~16 o Brix ,略帶酸味,熱帶水果風味濃厚,果肉和種子緊密結合,可食率約為 60 % ,種子為紅至淺褐色。

   在台灣,嘉寶果的花期主要在三至四月及八至十月,冬季時有少數花朵形成,高齡老樹則常見不時花。其花果為幹生形態,果實具有短果柄,單獨或成串結於主幹 及大枝幹上,有時連露出地面的根也會開花結果。果實約於開花後30-60天成熟,每年四至六月及九至十二月為中南部地區之結果期。嘉寶果單株結實率低,可 能需經異株授粉才能提高產量,因此其為自交或異交作物尚待研究瞭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相關帖子

該用戶從未簽到

發表於 2013-3-8 05:20 | 顯示全部樓層
樹葡萄好吃 超甜而不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NG新勢力綜合論壇

GMT+8, 2025-9-13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