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7-4-26 18:50
|
|閱讀模式
2017/04/26 07:45 中央社

卡西尼號太空船(Cassini)在美國當地時間 22 日下午最後一次飛越土衛六(土星衛星「Titan」),開啟謝幕之旅,美東時間 26 日上午 5 時(台灣時間今日下午 5 時)將正式向土星俯衝,進入土星環內,最終將自我銷毀。Google 今天在首頁以特製動畫紀念。
卡西尼號最後任務是進入土星與土星環之間的區域,探索土星環年齡及起源。為了避免卡西尼號可能附有地球微生物,污染土星衛星,在土星和土星環之間繞行 22 次後,卡西尼號預定在今年 9 月 15 日墜落土星,自我銷毀。
卡西尼號在美國當地時間 4 月 22 日以每小時約 2 萬 1,000 公里的速度飛越土衛六,利用土衛六的引力變換軌道,開始進行「最後壯烈任務」(The Grand Finale):在土星和土星環間來回繞行 22 次,並逐漸拉近與土星的距離。
台灣時間今日下午 5 時,卡西尼號將進行第一次俯衝,過程中卡西尼號仍將數據傳回地球,直到信號完全消失。卡西尼號 1997 年 10 月 15 日發射升空,任務是環繞土星飛行,對土星及其大氣、光環、衛星和磁場進行研究。
卡西尼號 2004 年抵達土星軌道,13 年來對土星和周邊衛星有很多重要發現。卡西尼號在 2015 年 10 月低空掠過土衛二(土星衛星「Enceladus」)表面,偵測到特殊的羽狀噴射物。土衛二是土星的第六大衛星,整顆衛星遍布海洋,冰殼覆蓋海上。
卡西尼號利用光譜儀分析,確定羽狀噴射物成分為 98% 的水和 1% 的氫,以及氨、二氧化碳、甲烷等分子。科學家根據土衛二的羽狀噴射物推論,土衛二岩石核心和海洋之間有可能發生水熱化學反應。而地球的水熱化學反應讓微生物可以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海床熱裂隙中蓬勃發展,這意味著土衛二也可能孕育生命。
2006年,NASA 宣佈人類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觀測到土星南極發生的帶眼風暴,而記錄下這個瞬間的就是卡西尼號;2007 年,卡西尼飛船發現了土星的一顆新衛星,使得土星的衛星數目達到 60 個;2013 年卡西尼號在距離地球約 15 億公里由高清晰度照相機拍攝了由土星回望地球的照片。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