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7 20:50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吃完正餐後總忍不住想來點甜點嗎?你不是孤單的!營養學者洪泰雄指出,渴望甜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並非壞事,關鍵在於「吃的方法」。他強調,甜點不該被妖魔化,只要掌握3項正確原則,包含適量享用、選對種類、飲食與運動並行,適度享受同樣可以擁有健康與快樂。
掌握3原則 吃得安心無負擔
洪泰雄提出3項甜點攝取原則,有助於降低健康風險:
1、適量享用 不過量:建議每週2至3次甜點,每次控制在小份量,例如半塊乳酪蛋糕或1小球冰淇淋。進食時放慢速度,讓大腦有時間接收到飽足與滿足的訊號,避免一時口腹之慾導致過量攝取。
2、選對種類 降低負擔:選擇甜點時可優先考慮水果優格、低糖豆花或無糖黑芝麻糊等較健康選項。避免高糖高油的甜食,如奶酥麵包、重奶油蛋糕或珍珠奶茶加多料等,減輕腸胃及血糖負擔。
3、飲食與運動並行 達到平衡:吃甜點後可適度減少其他高碳水化合物攝取,並透過日常步行或簡單運動促進血糖代謝,達到能量平衡。
該不該完全戒掉甜點?
洪泰雄說明,甜味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快樂與放鬆感。若完全禁止甜食,反而可能造成情緒壓抑與暴食風險,影響心理健康。適度地享受甜點,不僅有助於維持飲食習慣的穩定性,更能為生活增添儀式感與幸福感。
他提醒,甜點不是健康的敵人,過量攝取才是問題的根源。只要用對方式、適量攝取,甜點完全可以成為健康生活中的小確幸。別讓罪惡感綁架味蕾,聰明吃甜,讓身心都得到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