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8 19:55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高溫讓人崩潰,冰品成了首選食品。但你是否有注意到,不同的冰品做法,熱量差別很大?國健署分享,許多市售冰品看起來涼爽,背後卻藏著滿滿的「熱量陷阱」,像冰淇淋可能含有大量糖分與奶油、剉冰配料有過多精製糖等。
冰淇淋vs剉冰 當心熱量陷阱
●冰淇淋:製作時會加入大量糖、奶油或鮮奶油,為了增加綿密口感,也可能添加乳化劑、香料等加工成分。看起來小小1球,卻可能吃進超乎想像的精製糖與脂肪以及熱量。
●剉冰:冰本身沒有熱量,但配料才是關鍵。常見的糖水、煉乳、粉圓、芋圓、蜜豆等,多是加糖熬煮、澱粉製品或濃縮糖漿,1碗吃下來,精製糖含量與熱量都不容小覷。
夏日吃冰想要清爽又安心,可以選擇自己DIY。國健署推薦以下2種方式供民眾參考:
●冰水果:把新鮮水果如芒果、鳳梨、奇異果等放置冷藏或冷凍一段時間後食用,甜味天然,又不用額外添加糖,健康許多。
●優格水果冰:無加糖優格加新鮮水果,不加額外精製糖、奶油或鮮奶油,再放到冷凍庫裡製成冰磚或冰棒,好吃又營養。
國健署提醒,夏日享用冰品,只要聰明選、吃得巧、動手做,一樣可以吃得健康又消暑。同時,要記得多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以調節體溫,才能維持身體正常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