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2 07:36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近年來大家越來越注重減糖飲食,但在無法避免攝取糖份的情況下,究竟哪種糖更能吃得安心?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邱筱宸表示,再天然的糖,也不能忽略「吃進去多少」這件事。
且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一天添加糖的攝取量,最好勿超過總熱量的 5%,大約是一天 6 茶匙(約 25 公克)左右,很多飲料、點心一下子就超標。
因此,與其焦慮到底哪種糖比較好,建議不如試著慢慢減少非必要的糖,減少非必要的糖是指減少從飲食中攝取的額外添加糖,這樣才是讓身體健康輕鬆的好方法。
4 種糖類熱量、來源比一比
邱筱宸指出,常有人問:「蜂蜜是天然的,應該沒問題吧?」「黑糖比白糖健康一點?水果的糖是否比較沒負擔?」
一般人可能以為看起來不那麼精緻、或是來自天然的糖,似乎比較無負擔,但其實身體代謝糖的方式,比我們以為的更複雜些。
人體代謝糖的主要方式是將其轉化為能量或儲存起來。以下解析 4 種常見糖類成分、熱量或來源,以及對身體的影響,有助了解選擇優劣:
●蔗糖(Sucrose):
這是最常見的精製糖,蔗糖是一般白砂糖的主成分,屬於雙醣,吃進去很快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與果糖,導致血糖迅速上升。每克有 4 大卡熱量,若攝取過多易導致肥胖、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果糖(Fructose):
果糖甜,但不見得更好。果糖存在於水果中,也常被提煉成高果糖糖漿,用在許多加工食品和飲料裡。它雖不會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但在肝臟代謝,攝取太多會造成肝脂肪堆積,長期下來對代謝一樣不友善。
順帶一提,水果裡的果糖因為和纖維一起吃進去,對身體影響和加工果糖差很多,所以別把天然水果的糖,跟加工糖混為一談。
●黑糖(Brown Sugar):
通常大家以為營養,黑糖確實保留一些微礦物質,如鉀、鈣、鐵等,但含量不高,主要成分還是蔗糖,熱量幾乎一樣,吃多血糖還是會上升。如果想靠吃黑糖補鐵,可能遠超過健康建議量,反而得不償失。
●蜂蜜(Honey):
蜂蜜來自大自然,蜂蜜是蜜蜂對花蜜進行消化、處理之後的合成物,是不少人認為的「健康糖」,但其實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與葡萄糖,熱量不低。
蜂蜜一湯匙熱量就約有 60 大卡。雖然它含有一些植化素與抗氧化物,但這些成分的保健效果,得看整體攝取量與頻率。因此,天然來源也要注意用量。
邱筱宸說,其實不管是哪種糖,重點都不是它的名字或來源,而是吃了多少。日常生活中挑選無糖茶、減糖版本的飲品、自製少糖甜點,都是讓身體比較輕鬆的做法。
甜本身並不是一個負面的特質或錯誤,但如果吃得太多、太頻繁,身體真的會默默吃不消。讓味蕾習慣清爽自然的味道,也是一種照顧自己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