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懶 2025-9-24 16:58 |
---|
簽到天數: 67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溫度篇(一)
溫度是一種物理現象,科學上以多種客觀的尺度加以衡量,
產生各種不同之數據(例如:攝氏、華氏),
這種數據主要是作為我們參考之依據,但實際上並不是絕對的標準,
所有生物對氣候環境的感覺程度不儘相同,這種感覺主宰我們的舒適程度,
舉個例子來說,攝氏18度對某些人而言,是最舒服不過的溫度了,
但有些人卻覺得冷,攝氏30度時有些人或許已經滿頭大汗了,
有些人卻覺得沒有什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
可能是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或者是環境的影響使然。
同樣這種現象亦存在植物身上,
寒帶植物、溫帶植物、熱帶植物各有其生長特性,所要求之溫度亦不儘相同,
例如個位數的攝氏溫度可能已經使得熱帶植物銷聲匿跡,
但確是寒帶植物要開始快活的時機,
而30度的溫度也許早就令寒帶植物枯萎下垂,但卻令熱帶植物為之雀躍。
因此這裡所要探討的溫度是一種『相對』現象而非絕對現象,
因為絕對的溫度數字對植物而言並不具太大意義,
反而是這樣的溫度之下會對植物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及影響。
其實若以統計學來加以歸類,
不難發現大部份的植物皆生活於攝氏15~25度之間,
僅有少數的植物生長適溫是超出這個範圍,
恰巧這種溫度跟人類最適的需求溫度相當接近,
因此植物才能跟人類如此接近且又如此密切的生存於同一個地球。
溫度篇(二)
各類植物之適溫
如前篇所述,各種植物皆有其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
本篇就要針對這個主題作進一步的介紹:
一、耐熱性植物:一般耐熱性植物生長於高溫多濕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通常植物可忍受較高的溫度,
一般溫度介於25~30度之間最為合適,部份時間超過30度,
例如中午前後,亦不至於造成傷害。
若環境之中濕度較低,則植物就無法承受過高溫度,
例如:焚風發生時,通常空氣又乾又熱,植物相當容易受傷枯萎。
相對而言,其耐寒性就顯得較差,
最低生長溫度不得低於15度,否則容易死亡。這類植物包括:
變葉木、彩葉芋、黛粉葉、孔雀草、、等等。
二、溫帶植物:溫帶植物的生長發育適溫約介於攝氏15~25度之間,
最低不得低於10度,最高不宜超過30度,大部份植物皆屬於這種類型,
尤其是一般園藝栽種之花卉,若能令其長時間處於這樣的溫度狀態之下,
其生長速度是頗為驚人的,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專業的園藝栽培者要建造溫室培養花卉,
因為溫室中不但可藉由各種輔助設備,調節溫度及濕度,
同時可藉著保持環境的穩定性,讓植物在最理想狀態下充分成長。
例如:秋海棠、彩葉草、小蝦花、鳳仙花、鵝掌藤、蕨類、、等等。
三、耐寒性植物:這類植物的生長適溫通常在20度以下,
最低不得低於5度,最高不宜超過25度,常見的耐寒性植物如:
吊蘭、虎耳草、月桂樹、嬰兒的眼淚、熊掌木、、等等。
四、其他類型植物:例如仙人掌及多肉型植物,
這些植物雖然跟熱帶型植物相同需要生長於較高之溫度之下,
但偏好的環境確是濕度低的乾熱環境,與濕度高的熱帶植物不同。
通常這類型植物可以忍受相當大的溫差級距,
不論是季節性的溫度變化或是晝夜的溫差狀況,
差上個幾十度對他們而言,皆是家常便飯,不但如此,
這樣的溫度型態還有助於他們的生長速度,
因此沙漠型氣候最適合這一類型植物。
溫度篇(三)
溫度管理不良之影響
特徵1.葉片枯萎、變黃、甚至掉落
原因1.溫度突然性的改變,例如寒流突然來襲,溫度驟降。
特徵2.較底層葉片出現褐化及枯萎掉落現象
原因2.溫度過高
特徵3.葉片捲曲,漸漸出現葉片枯黃掉落
原因3.溫度太低
特徵4.部份葉片出現細長狹小狀況
原因4.溫度過高
特徵5.花朵壽命縮短,出現凋零現象
原因5.溫度太高
特徵6.生長遲緩或停滯
原因6.溫度過高或過低
溫度管理
1.溫度管理基本原則是想辦法保持植物於生長期間的溫度穩定,
對於突如其來的溫度變化給予適時的調節,使其不至於遭受過分之衝擊。
2.春、秋季之管理:春、秋兩季氣溫屬於季節交替之過渡期間,
此時的溫度較為溫和,並不需要特別予以調節。
3.夏季之管理:台灣的夏季氣溫通常偏高,常超過攝氏30度,
因此許多植物皆出現適應不良之症狀,此時可採取幾種方法:
a.將其放置陰涼通風處。
b.將其移入空調室內:
注意光線是否充足。
c.利用灑水降溫:
注意排水良好,以免根部腐爛;切莫於於烈日下灑水,
否則植物易受灼傷。
4.冬季之管理:
冬季寒流來襲,氣溫出現15度以下時,
宜特別注意保暖;此時可採取幾中方法:
a.移入溫室:最為理想的方式,
不但可避免寒風霜害,同時亦可使植物於近似戶外方式生長;
但須考量空間、金錢等因素。
b.移入室內:短暫的遮蔽寒害以此種方式較為方便。
c.鋪設稻草:防止介質結霜。
d.架設防寒裝置:以竹架搭起拱型裝置,外表裹被透明塑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