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 文╱陳凱華(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近年來,由於長時間坐姿不良及操作電腦引起的疾病愈來愈多,患者的年齡層也愈來愈年輕。其症狀包括肩膀僵硬、脖子酸痛、手臂酸痛、手指發麻等,經醫師診斷後,除了需藥物治療和復健治療外,更重要的是要調整電腦工作環境及培養正確的坐姿。以下建議提供讀者參考:
●工作環境:應保持整潔安靜、空氣流通、溫度適宜;溫度若低於攝氏二十度,會減少周邊的血管循環,減少觸覺的敏感度。
●工作桌:大小及形狀依實際需求選用,以兩肩可自然垂下,避免身體重複扭轉。桌底應避免擺放太多的物品,應有充分的空間,讓雙腳可自由伸展。
●工作椅:靠背應選擇向下延伸至腰部,向上至上背部,可減少背部肌肉負荷。座墊前緣勿與膝窩緊貼,應保持一至四吋距離,這樣可避免壓迫到膝窩的神經血管。若是可調整靠背傾斜度和座墊高度的椅子,建議調整後應讓雙腳可平放於地面、大腿可平放於座墊、背部可靠在靠背上;膝關節可維持屈曲九十至一百零五度(指大腿—膝窩—小腿之夾角);髖關節可維持屈曲九十度;肘關節可維持屈曲七十至九十度(指上臂前方—肘關節—前臂之夾角)
。
●電腦螢幕:應避免放置於反光的位置。眼睛與螢幕中心點的距離(視距)應在十二至二十八吋間。眼睛與螢幕中心的俯角(視線角度)應保持在十五至二十五度,最低不要超過三十度。螢幕平面和視線以九十度為佳。
●電腦主機:應置於伸手可及的位置,避免阻礙光源的地方。
●鍵盤及滑鼠:擺放位置應以手腕能維持自然角度,即手腕背屈角度為零到五度,肘關節可維持屈曲七十至九十度,保持中指延長線與前臂平行。
●坐姿:工作時間若超過四十至六十分鐘,注意力會開始變差、肌肉容易疲憊,難以維持正確的坐姿,繼而容易發生肩頸背痛、身體不適的症狀。為避免太過疲勞,一般建議連續工作一小時後,必須休息至少五分鐘;休息時可做一些伸展操,放鬆緊繃的肌肉。
若能從改善電腦工作環境做起,注意正確的坐姿,加上適當的休息和運動,「電腦族」才不容易得到「電腦症候群」(泛指長時間注視電腦螢幕,和不良的操作習慣,因而引起種種不適症狀之統稱)。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