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 文╱劉傳文(國衛院公共事務組主任)
統計發現,國人每年使用藥品的費用,第一位到第六位的藥品均為高血壓與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用藥。觀看國人全年用藥排行,所呈現的現象是在社會已趨高齡化的狀況下,慢性疾病以及依賴藥物控制病情已是事實,是故如何在現有情況下,提升國人的正確生活態度與習慣,勢在必行。
健康的積極定義是「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是慢性疾病的發生,因為沒有立即的症狀,常令人忽略,而一旦發現則必須終生與藥物為伍。生病吃藥為正確的行為,不吃藥反而危害健康;這裡所指的是,如何防微杜漸,延緩用藥的歲月,以更積極與健康的行為來維持健康體魄。
生活中重要的健康要素為飲食、休閒運動與開闊的心靈。許多營養專家呼籲必須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遠離垃圾食物,儘量攝取自然的蔬果等,這些觀念大家均耳熟能詳,重點是如何執行與改變不當的飲食行為。另有兩個重要卻容易忽視的是運動與心靈生活的舒放。
國人鮮有持續運動的習慣,其實良好的運動不僅能夠增強體魄,而且也能解開心靈鬱悶的枷鎖。研究顯示,有持續運動習慣的人,不僅能夠減少罹患慢性病的機會,甚至其個性也會因為運動而逐漸開朗。在預防勝於治療的前提下,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品質,前述的三要件如何規劃與進行,正是今日國民健康生活的導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