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2/26 12:29
醫師表示,急性青光眼好發在秋冬時節,若女性、60 歲以上、160 公分以下、遠視 100 到 400 度等條件符合,不明原因頭痛,應注意是否為急性青光眼患者,易以高血壓症延誤治療。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青光眼患者約占人口 1.75%,估計台灣約 40 至 42 萬人患青光眼;國健局與健保局資料顯示,目前接受青光眼治療患者有 26 萬人以上,超過 7 成都是在 70 歲以前、5 成在 60 歲以前罹患青光眼。
統計顯示,台灣人口的平均壽命是 79 歲,呂大文表示,大多數的青光眼治療時間都超過 10 年以上,還有長達 20 年以上的患者;有些患者很年輕,也包括小孩,患氣喘的小孩、家族史及高度近視者都會造成青光眼。
呂大文指出,青光眼可分為隅角開放性與閉鎖性青光眼;開放性屬慢性青光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好發在歐美人士;閉鎖性青光眼屬急性,突然發生,症狀包括眼睛脹痛、視力模糊、眼壓高及頭痛劇烈等,好發在亞洲人,治療方式以雷射為主。
一般民眾常將閉鎖性青光眼誤以為高血壓或腸胃炎,好發在秋冬並伴隨腹痛、頭痛、噁心等。呂大文表示,正常眼壓在 20 左右,發作時易讓眼壓高升到 50、60,眼壓高易引起腹痛與高血壓是因為刺激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病人常因症狀描述不清而誤診。
曾收治一案例是 80 歲女性,躺在急診室 3 天,以為是高血壓,但症狀都無法治癒,眼壓仍不斷升高,視力變差,後轉診就醫。呂大文表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若延誤治療或不治療,會導致失明。
呂大文提醒,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好發在秋冬,高危險群包括女性、年紀高於 60 歲以上、身高小於 160 公分、遠視 100 度到 400 度,若這 4 個條件兼具,又突然發生不明原因頭痛,應注意是否為急性青光眼患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