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0/02 記者鍾佩芳/專題報導
白內障是因水晶體混濁,導致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通常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眼科醫師張朝凱表示,其中又以後天性的老年性白內障最為常見。老年性白內障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水晶體會慢慢的發生硬化、混濁的情形。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人白內障罹患率,50 歲以上有 60%,60 歲以上有 80%,70 歲以上則高達 90% 以上。一般來說,治療仍以手術為主,藥物治療通常沒有什麼療效。
白內障早期的症狀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怕光、眼前黑點、複視、晶體性近視等。晚期症狀則為視力障礙日深,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覺視力。
可能原因有:
1、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的一種白內障,隨著年齡的增加,40 ~ 50 歲後,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混濁而漸造成視力的障礙。
2、外傷性白內障:車禍、鈍器傷害、尖銳物品的刺傷或穿透性眼內藥物引起。
3、併發性白內障:因彩虹炎、青光眼、網膜色素病變等等引起的白內障。
4、代謝性白內障: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引起的白內障。
5、藥物性白內障:因長期使用類固醇等藥物所引起的白內障。
6、先天性白內障:由於遺傳性、染色體變異、胎內感染等所引起,嬰兒瞳孔內可見白色或灰色的混濁點,視力發展差。
白內障的治療
市面上有許多號稱可溶解或使白內障停頓下來的藥,但其實實際效果仍未確定。目前仍以手術方式為主。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須將血糖、血壓控制穩定後才可開刀。
手術後 1 ~ 2 個月內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刺激性的食物或酒也應避免。手術後早期應每星期回診一次,若有紅腫、疼痛、視力減退等現象,須馬上回診。
目前白內障手術均保留原來之後囊,以便置入人工水晶體,此後囊幾個月或幾年可能再度變厚而使視力模糊,叫做後發性白內障;可使用雷射破壞此膜,不需再度開刀。
任何眼部手術都可能會產生併發症,一般眼內手術併發感染機會約千分之一,必須立即治療。其他併發症,如眼壓持續升高、葡萄膜炎、黃斑部水腫或視網膜剝離等,則較罕見發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