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0/21 記者鍾佩芳/專題報導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漸進式的視網膜黃斑部退化性病變,通常發生於 50 歲以上,是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
症狀
看直線時會出現變形彎曲;隨著病情發展,會在視覺中央逐漸形成盲點。其中一隻眼患上這種眼疾時,另一隻眼也可能得病。
臨床上可分為乾性及濕性病變
1、乾性病變:結節(drusen),比較不會有進行性的病變。約 90% 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為乾性,一般對視力無顯著影響。
2、濕性病變:由脈絡膜增生新生血管,會造成出血及黃斑部瘢痕化,對視力影響嚴重。
治療方式
眼科醫師蘇菀雅表示,可用雷射治療或伴隨眼內抑制新生血管的藥物注射治療。對已受損的視力,低視能的注視器可於某種程度幫助改善視力。
另外,將一些可放大影像的配備,裝設在眼鏡上,或是手持式放大鏡、望遠鏡、特製的電視機等,皆為適用的注視器具。
這些器具可由眼科醫師處方,或由低視能治療中心配戴。此外,所看的書本、報紙採用大字體印刷,閱讀及工作時加強照明也有助益。
預防方法及注意事項
外出時可配戴墨鏡,平常多食用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如: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E)食品及控制血壓,不抽菸等都有幫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