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28 記者鄭綿綿/專題報導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聽起來似乎與眼睛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不然。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江珠影表示,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剝離,主要與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有關。一旦發生眼病,患者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失明率是正常人的二十五倍。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江珠影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初期視網膜水腫,一開始對視力沒有影響,症狀不明顯,但是隨著時間發展,會一直滲出;當視網膜小微血管變得脆弱,引發病變,產生點狀出血,之後持續出血,過程中,當產生新生小血管,又發生破裂,嚴重者則可能導致失明。
主要是由於糖尿病患長期血糖濃度過高、控制差,形成眼睛的微血管增生。根據統計,臨床上大約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糖尿病患有這類視網膜病變的問題。整體而言,大部分屬於輕微程度,但少部分長期血糖控制不好者,就可能引發眼睛視網膜病變。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主要由於長期的血糖控制不好,破壞了視網膜的微細血管,而引起視網膜的缺氧,造成眼球纖維化、結痂、出血的現象。
視網膜嚴重地缺氧,會導致增生異常的血管,引起視網膜的剝離或出血,此時,視力便會受到嚴重地影響。通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初期並沒有特殊的症狀。因此,必須要經過眼疾檢查有無血管的增生或病變,才能及早地發現問題。
陳玫妃表示,還有一類黃斑部疾病;當眼球血流不順暢的時候,易造成黃斑部的水腫,視力會逐漸地膜糊。新生的血管破裂,會造成眼球內的出血,而使得視力急劇地退化、眼前出現黑影晃動的問題,造成眼球內出血及纖維化的組織,也會導致牽扯視網膜的剝離。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羅明宇表示,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於能引起諸多慢性併發症。糖尿病可能引起各種各樣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潰瘍、青光眼、玻璃體積血、視神經病變等,最常見的是視網膜剝離和白內障,而且對視力影響最大。有些患者從未到眼科就診,未積極檢查眼底,直至患者出現視物模糊、眼底出血方到眼科診治,但為時已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預後。
羅醫師表示,糖尿病視網膜剝離的患病率,隨糖尿病病程發展而有所不同。患者視網膜剝離的發生率為百分之二十一至百分之三十六。視網膜剝離發展到最後,會出現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終失明。視網膜剝離早期治療效果較好。由於病變損害的不可逆性,預防是最重要的一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