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0/23 記者鍾佩芳/專題報導
糖尿病視網膜的發生率約占糖尿病患的 40% 左右,而且罹患糖尿病的時間愈久,產生的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就愈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但是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第一大原因,引起失明的機會更是一般人的 25 倍。
眼科醫師蘇菀雅表示,糖尿病患由於長期血糖控制不良,進而破壞視網膜血管,造成視網膜黃斑部水腫,以及眼球內出血(玻璃體出血)。眼球內反覆出血會導致結疤(纖維化),使視網膜變形,甚至將視網膜扯離眼球壁,造成視網膜剝離而失明。
病因及症狀
1、視力模糊。
2、黑影、飛蚊(若有出血)。
檢查
1、糖尿病的病人應定期接受視網膜檢查並注意影響視力的原因。
2、視網膜螢光血管攝影決定是否要作更進一步的處理。
治療方式
1、初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只要定期放大瞳孔追蹤視網膜狀況即可。
2、若有視網膜缺血病變,則需接受視網膜雷射治療以控制病情。
3、厲害的玻璃體出血或伴隨視網膜剝離,則須開刀。
4、血糖值的控制是控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要件。
醫師看法
糖尿病是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疾病,改變生活習慣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方式,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糖尿病非不治之症,臨床常見控制得宜的患者,多年從未併發其他嚴重疾病。
糖尿病治療日益進步,最大的困難是如何突破糖友心房,導正錯誤觀念,當醫師判斷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時,應遵從醫囑,避免病情加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